今年7月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打开大门,疫情后首次恢复校园参观预约;今年3月,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万航渡路一侧的篱栅陆续撤下,百年校园与城市融为一体;2022年10月,上海音乐学院沿淮海中路的数百米围墙不见踪影,用音乐文化打造城市特色街区……
在这些大学拆掉围墙的同时,部分名校的参观“门票”却被“黄牛”炒到成百上千元,让众多向往名校的参观者被高高竖起的围墙拦在门外。高校围墙之困,由此再引争论。
在一些国家,高校从建立之初就没有围墙,比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因面积太大,建墙花费巨大且无必要;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本就依托小镇而建,早已与小镇融为一体。但也有高校出于安全考虑竖起围墙,比如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由此可见,高校是否建墙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有历史传统方面的,有客观条件限制的,也有单纯出于区域划分考虑的。
之所以高校围墙受到特别关注,是因为其担负了教化、传承知识与文化的责任,也因为其作为国家财政投入的一部分,需要适当反哺社会。让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大学建筑对公众开放,让高校与城市相融合,于人、于校、于社会,都能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
城市和区域的发展需要高校拆掉围墙。任何一所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都是与所在城市互动融合发展的过程。若你此刻走进上海音乐学院淮海路校区,就会感受到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活力,那些不同历史时期修建的建筑,还有数千平方米的大花园,正散发着无穷魅力。
历史和文化的传承需要高校拆掉围墙。一所大学的历史,是红色传承的历史,是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史。北京大学红楼、清华大学清华园、复旦大学相辉堂……这些赫赫有名的建筑,是一个个生动的红色教育故事,等待着人们去了解、去学习、去瞻仰,传承红色基因。
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需要高校拆掉围墙。著名教授陈平原先生说:“理想中的大学,应该没有围墙。任何一个公民,只要有时间、有精力,听得懂相关课程,大学就应该向他们开放。”我们何尝不怀念北京大学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何尝不怀念开放、包容、协作的理念。高校终究是社会的一部分,不应作为过于独立的存在,它应为每个热爱学习的人创造终身学习的环境,那一点点教育的火苗也许就在一个孩子心中燃起希望。
倡导拆掉高校围墙,是否就是单纯拆掉那堵围起来的砖墙?实则不然。真正将开放精神困囿住的,不是有形墙,而是一道无形的墙。学校可采取措施逐步开放,比如实名制进校,完善进校人员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