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一家超市被传即将倒闭,大量顾客涌入超市抢购,有人直接撕开食品包装连吃带喝,现场一片狼藉。 7日, 网信商丘辟谣:网传“柘城县一超市倒闭”为谣言。 近日,“⑤傻姑凉¢”“@~幸遇小~@”等网络账号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关于“柘城幸福万家超市倒闭了”等信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引发当地群众到超市抢购商品,造成不良影响。 经核实,“柘城县幸福万家超市倒闭”相关信息为谣言,该超市已就造谣行为报警。超市负责人表示,目前超市正在加紧备货,全力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失。 网信部门联合公安部门已对“柘城·小鹿”“@豫见大漂亮”“柘城县娜姐房产咨询工作室”“柘城鑫浩房产文静”“娜可不一样”等造谣传谣账号主体进行约谈。在此提醒广大网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通过权威渠道了解事实真相,增强网络信息辨别能力,避免因轻信谣言引发不必要恐慌。
8月30日,据河南广电《大参考》,河南郑州15岁的女孩莹莹(化名)加了一名网友买1毛钱明星卡片,结果对方以莹莹是未成年人导致账户被锁为由让其转账,骗走4万余元。
  回避制度是自然公正原则在现代法中的引申,古今中外,回避制度都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制度。审判中的回避,又是回避制度的核心。实行回避制度,可以保证审判人员和案件的处理结果无利害关系,从而消除当事人的思想顾虑,增强司法裁判的公信力,减少不必要的上诉或申诉,提高办案效率,维护法院权威;可以有效的防止司法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或先入为主、固执己见,从而保证其秉公执法、客观公正的处理案件;可以加强群众对审判人员、某些诉讼参与人的监督,充分体现诉讼的民主性和进步性,提高司法的透明度。由于回避制度对实现程序公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除在诉讼法中对回避做出规定外,最高人民法院还于2000年1月31日公布了《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回避规定》),对回避制度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具体化。但是...
 因评判地方性法规与法律相冲突的条款“自然无效”而遭罢免的法官李慧娟;因当事人不服判决自杀身亡,被逮捕追究玩忽职守的莫兆军;因不徇私情被诬入狱265天的河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贾爱玲;遭当事人报复,被连砍十几刀的无锡惠山基层法院女法官……   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串串受到伤害的法官名字摆在    面前的时候,人们不禁要想:普通人眼中那个公平正义的化身`手拿法槌身披法袍的法官,正常的合法权益怎会遭到如此的侵害?法官维护他人权益,谁来保护法官的权益?法官为维护他人的权益恪守法律、维护公正,法官的权益又该如何保护?拨开法官头顶上的光环,分析一件件真实的事例,查找权益受侵害的原因,思考法官权益该如何有效得到保护,已成为当前司法界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昨日,由《人民司法》编辑部与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法官权益保障研讨交流会议在无锡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张志铭、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卓泽渊、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纪敏、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宋建朝、重庆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于天敏、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罗书平、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天鸿等50多名专家学者就法官合法权益保障问题做了相关探讨。据悉,这是国内首次就法官权益保障召开的全国性研讨会。   法官遇害案呈明显上升趋势   无锡“5...
经常听到有人说,每天早晨起床后空腹喝500毫升淡盐水可以养生。但解放军八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小卫在接受《扬子晚报》采访时指出,早晨起床后就空腹喝盐开水,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这是这么回事? 早晨有必要喝淡盐水吗? 据《太原日报》报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每日只需补充4克至6克的盐,日常饮食完全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只有在大量出汗后,才有必要饮用少量淡盐水。另外,如果出现咽喉肿痛等情况,用淡盐水漱口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和消毒作用,但这与饮用淡盐水不是一回事,晨起空腹喝淡盐水没有必要。 每天晨起喝淡盐水有什么危害? 据《郑州晚报》报道,增加盐的摄入量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对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有加重病情的风险,如果长期晨起空腹喝淡盐水,还可能会引起一些系列病变。 此外,据中国网报道,饭后用盐水漱口,可有效清除口臭。当然,所勾兑的盐水一定要取好比例,适当偏淡,且宜少喝。(刘海峰) 本文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陈信义主任医师专家团队进行科学性把关。
极目新闻消息,8月16日,“长沙9岁女生被老师用三角尺砸成重伤”案在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其中,一名学生因为玩娃娃玩具被宋某明没收,一直央求宋某明返还。 被告人宋某明辩称,事发时,自己为了震慑吵闹的学…
徐运良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13) 台湾地区的司法审级制度经历了日占时期与民国时期两个阶段,其三审终审制度呈现出二元诉讼制、初审区别制、简易例外制、三审书面制的特点,我国在今后可借鉴台湾的这一制度实行四级三审的司法改革。 台湾;三审终审;司法改革 司法审级制度是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当前的四级二审制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台湾地区实行的三审终审制对我国今后的司法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台湾地区三审终审制度的历史变迁 台湾地区的司法审级制度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规定,其历史变迁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台湾日占时期的司法审级制度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窃取宝岛台湾,随后开始着手引入西方司法制度。台湾总督府于1895年10月7日发布“台湾总督府法院职制”,设台湾总督府法院一座于台北,并于台湾各地置支部共11个,依该职制审判仅一审且为终审,1896年7月15日又发布“台湾总督府法院条例”,改采三级三审制,成立高等法院、复审法院及地方法院,1898年7月19日总督府废止高等法院,改采二级二审制,仅余复审法院及地方法院。 1919年8月,台湾司法制度再度改革,台湾总督府法院仿效朝鲜之三审制,采取二级三审制,将复审法院废止,重新设立高等法院,又将高等法院分为复审部及上告部,上告部成为当时台湾的终审法院。1943年,日本政府为求减轻法院负担,将本土裁判所之战时体制适用于台湾,对地方法院判决不服者得直接上诉于高等法院复审部,再度成为二级二审制,该制行使至日治结束。 (二)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的司法审级制度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了台湾,并在台湾推行其三级三审的司法审级制度。其实,民国政府的司法审级制度也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早在1902年,受西方影响,清朝政府便开始变法修律。1908年正式颁布了《法院编制法》,建立了四级三审的司法体系。该法规定于中央设立大理院、各省设高等审判厅、各府(或直隶州)设地方审判厅、各州县设立初级审判厅以审理民刑案件。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先生认为不能因为前清采用了四级三审制便轻易废弃之,他指出“不知以案情之轻重,定审级之繁简,殊非慎重人民性命财产之道,且上诉权为人民权利之一种。关于权利存废问题,岂可率尔解决”。[1]所以南京临时政府仍然实行四级三审的审判制度。之后的北洋政府于1915年正式颁布《暂行法院编制法》,该法规定全国普通法院分为四级:北京设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大理院,各地方分设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和初级审判厅。国民政府于1935年施行《法院组织法》后,改为三级三审制。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设最高法院,隶属于国民政府司法院,省设高等法院,县市设地方法院。 现在台湾地区的普通法院设三级:“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最高法院”是台湾地区的最高审判机关,是第三审法院,也是终审法院;“高等法院”是台湾地区的上诉法院;“地方法院”是台湾地区基层审判机关。三级法院之间是审级关系,而非行政隶属关系。 二、台湾地区三审终审制度的特征分析 通过长期的司法改革之后,台湾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司法体系。 (一)二元诉讼制 台湾地区对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与行政案件采取二元诉讼制度,分属不同体系,特别是其行政诉讼制度自成一体,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有着较大的差异。与普通法院的三级三审不同的是其行政诉讼实行二级二审,行政法院只有第一审的“高等行政法院”和上诉审的“最高行政法院”。 1981年,台湾地区开始进行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研究,最终于1998年10月28日公布了“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2000年7月1日起施行),将审级制度改为二级二审,并增加了诉讼种类、增设简易程序和保全程序等,成为台湾地区法制建设上的一项重大变革。[2] (二)初审区别制 一般而言,无论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第一审管辖权都在地方法院,但是也对一些事项的一审作出了区别对待。 如在台湾“刑事诉讼法”第4条中对三种罪行的一审管辖权规定由“高等法院”管辖。这三种罪行包括:“内乱罪”,如意图破坏国体、窃据国土,以非法方法变更国宪、颠覆政府的行为;“外患罪”,如通谋外国人或其派遣之人,意图使该国或他国对“中华民国”开战端的行为,或以军事上之利益供敌国的行为;“妨害国交罪”,如于外国交战之际,违背政府局外中立之命令者意侮辱外国,而公然损坏、除去或污辱外国之国旗、国章的行为。对于上述三种罪行的一审管辖权由“高等法院”管辖,因而,对于这三种罪行的审理就不可能实行三审终审,而是两审终审。 此外,台湾“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小额诉讼程序,其第436...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