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怕的无差别攻击事件发生后,“四无五失”人群开始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不少地方的社区日前正紧急排查这一类人员。
所谓“四无”是指:无配偶无孩子;无工作无稳定收入;无法正常交流沟通;无房子车子等固定资产。“五失”则指:投资失败、生活失意、心理失衡、关系失和和精神失常。
看到新名词,难免自动对号入座。我有朋友开玩笑说:“除了暂时还没精神失常,全中。”还有人自嘲:“三四年前还是成功人士,现在不但是loser,还成了四无五失人员。”
我看来也至少满足两条:无工作无稳定收入、生活失意(至少旁人看来),之所以没有“投资失败”,只是因为没什么可投资而已。之前社区也有打电话给我,询问我失业后有没有再就业,我也老实回答:“有。但现在又失业了。”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说:“好,你有变动要及时更新。”
为什么这些人会被视为潜在的危险?这背后隐约可见的治理逻辑是:如果一个社会人员面临各种挫败(“五失”),再加上没有软肋(“四无”),无所顾忌,就可能不知干出什么事来。
也就是说,你是否被视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取决于你能否精神正常并获得一系列“准入装备”(而没有这些装备,就很难精神正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逼婚催生,因为那是“标配”——只要获得标配,你就隐身了,安全了,没人重点关注“正常人”,否则你不止是“非主流”,现在甚至显得危险,难免有人觉得:“为什么你有点不正常?”
这意味着,达不到“正常人”标准不仅无法充分享受权利,还可能遭受排斥,而这很有可能加剧当事人的困境。因为排查的过程就暴露了你被视为异类,是一种羞辱。
一位大学辅导员曾跟我抱怨,自己做了好久的心理工作才好不容易让几个抑郁的学生情绪平和,结果那会因为有人抑郁跳楼,一排查可好,抑郁的就更抑郁了,“净帮倒忙了!”
如果方向错误,排查再努力也是无济于事的。谁说无儿无女、无业、无资产就一定会充满戾气?只要你想开了,卸下这些包袱,反倒也轻松自在了,还有什么怨恨?有那力气,还不如自己去吃顿好的。
之前的四年里,我经历了三次失业,我本人对此很坦荡,倒是有些亲友问起时似乎多多少少觉得我这样有点“可怜”,是不是过得不好。当然,经济上难免受影响,但压力也减轻了,倒是更能自由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我没觉得这样“不好”。
有朋友跟我说,他喜欢坐车时和司机搭讪闲聊,发现一个有趣的差异:“出租车司机一般是骂网约车、担忧无人驾驶普及、抱怨交警钓鱼执法,想法会更偏向底层互害;网约车的年轻司机怨气普遍少点,可能因为没家庭压力会更松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反而挺享受这份职业自由的状态。”
确实,我们这个社会的戾气,与其说是来自“生活挫败”本身,倒不如说是来自“想成功而不可得的挫败”。那些想通了这一点,放弃寻求成功而躺平的年轻人,倒也少了养家糊口的焦虑,心态上是更为平和了。
即便一个人满足“四无五失”的全部特征,也未必就会去无差别杀人。实际上,大部分这样的人都很善良胆小,因为往往正是因为这种内在品质,他们才没能在我们这个丛林社会的残酷生存竞争中胜出,滑向了社会边缘,但更多时候,他们安于边缘,只要没被逼得连边缘都不得安宁。
绝大部分中国人其实特别能忍。“四失五无”又怎样?还不都是自己默默消化情绪?哪怕无法消化情绪,陷入抑郁,到“精神失常”这一步也就是极限了,更激烈一点的恐怕更有可能选择自杀而非杀人,因为这些人最擅长的是对内攻击,而非对外攻击。
要说起来,最近一年里多起这类无差别攻击事件的凶手,倒是都有一个人口统计学特征:50岁上下的老男人。那是为什么?仅仅只是巧合吗?
这类人通常可不属于“非主流”群体,倒更有可能是“基本盘”,但正因此,他们更难以接受现实生活中的挫败。他们之所以报复社会,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困境是由什么造成的,也不知道能有什么渠道可以寻求解决,简言之,他们愤恨这个“社会”没能满足自己的伦理期待。
人类学家卢蕙馨(Mar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