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条主义,以我的理解,就是人只以先生的教条为信仰,维护教条并维护先生的威严。延伸开来,就是以一部分小群体的威严教训为人生真谛的一股潮流。显然,这是完全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首先先讲第一个板块,学校中的教条主义。
作为一名在读的学生,我以为这件事我很有发言权。学校内,充斥着“威严风”、“教条风”。即使有些事情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对的,但是有些老师为了自己的威严,可能是为了更方便管理吧,歪曲事实。明明没有错却扣了有错的帽子,因为自己不高兴就转而将其迁移到学生身上,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举个例子,一次跑操,学校没有硬性规定,但是班主任却硬性规定要穿一件不一样的校服(也就是一个校服加绒,当成外套,下文称大校服)。记得当时的天气不算太冷,班里一共35个人,可能有5到6个人没有穿,我就包括在内。如果说,这样是因为班主任怕我们着凉,关心我们,这份情谊我完全可以理解。至于为什么我要把他作为一个例子,接下来的段落我会详细解释。
当时就是因为我们没穿那件大校服,但是学校规定我们穿的校服我们依然是穿在身上。一开始,他还只是让我们没拿的去教室里拿,我完全可以理解班主任的心情。但有些住宿生是放在家里的,他们通常离家很远,父母不在身边。可他将那几个人拍照以后发在了班级微信群,之后竟然要求家长立即将校服送过来。
这里我要解释一下,我们学生平常都是穿自己的大袄的,因为学校发的校服要么四处漏风,要么就是质感极差。
话说回来,这明显破坏了日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我想问,现在并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们这群老师一样有编制,铁饭碗。有的父母进了私企,要么是自己经营,请问这些父母的损失谁来承担?
当时我与朋友们说起这件事,不少人却表示支持,他们认为老师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愿意坚决维护班主任的威严。可是问道他们为什么的时候,他们又半天说不出来一句道理。
我也并非讨厌班主任,相反的,我学期初刚接触他时是把他作为领导我们做事的领袖的。可是看看他又做了什么。
同时也是服装问题,我从未接触教育行业,也不知道衣服都穿一样是不是对全班的成绩或凝聚力有所提高。但是我清楚的记得,那日夏天傍晚,天气闷热,教室里好几个人脱下了校服。我们的校服还有一套短袖校服,同样是质量不佳。所以许多同学穿了自己的短袖或者是其他衣物的。
当时我们班主任刚处理完一桩学生早恋问题,因为早恋两人成绩很好,所以便主张压了下去,因此没少被我们主任批评。自从他回来以后,身上的煞气是可以用心去感受到的。
他回班以后立马就坚决的语气将我们几个没穿校服的叫出去,即使我们出去后都换上了校服。
之后,他故意让我们几个人站在教室外面,当时到了晚饭的时间,他也没让我们去吃晚饭。准备饿我们一个晚上,饿到九点四十。
试看其他同学的态度呢?对这件事冷眼相看,他们嘴里喃喃着幸亏被抓的不是我等等。只有我们的班长为我们买了几个馒头。
再看看学校,从学期初就开始实行一条“不准顶撞老师,老师的话就是行动准则”的校训。
当时把我们几个人都叫去办公室的时候,我们五个人颤抖着。依稀记得一个人顶撞了老师,然后又有一个人顶撞了老师。但他们的身份都不凡,至于是什么身份我不过多阐释。
之后他把我们三个不敢反抗的叫了出去。他是懂怎么分化矛盾的。
最后就是由我们一肚子气,而这个事就这么过去而结束。
这里我是要批判自己的,面对不公却没有出手发言。但回头看来,当时我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的班级就笼罩在他“恐怖的统治”下。
小结一下,学校中“教条主义”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
1.老师维护威严不择手段,学生盲目跟从老师。
2.学生站在管理阶级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看自身所需。
3.对同学冷视,却对教条惟命是从。
4.不管什么事,只要不关我事就是没事。
5.不育人只育分的问题。
以上五点,包括而不限于如今我们学生群体面临的问题。但仔细思考,有什么危害?
我也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学生只顾学习,不顾自身其他发展的问题。
2.学生长大以后,对于人情冷暖不闻不问的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