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社会,舆论上到处充斥着似是而非的论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大家要擦亮眼睛,看透迷雾。
结合现实情况去看书,不要被一些知识分子给骗了,不要迷信政客、专家和教授的言论,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去看待事物。
1.警惕用小仁政代替大仁政!
互联网存在着这样的舆论:一些人认为抗美援朝牺牲过大,当年应该聚焦国内建设,人民不用那么苦,还不用得罪美国。
抗美援朝是大仁政!
当鸵鸟暂时不用那么苦是小仁政!
社会的逻辑是,小仁政必须服从大仁政。
朝鲜战争美国空军轰炸到我国边境,如果美国胜利了肯定会得寸进尺,抗美援朝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扼杀危机。
新中国成立,身体站立起来,但很多人的心里并没有站起来,经历百年屈辱史,很多人已产生习得性无助。抗美援朝以落后的农业国战胜当时最强大的美国这个工业国,极大增强国人的自信,各个帝国开始正眼看待中国,不敢小瞧中国,随后众多国家与中国建交。
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拉来了苏联对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帮助,也让中国能安心在北方搞工业化,还让中国有资格成为棋手,为联俄抗美和联美抗俄有了资本。
抗日战争有牺牲,解放战争有牺牲,抗美援朝有牺牲,但不能因为有牺牲而胆怯让步,否则会导致后来出现更大的牺牲。
必须站在长远和整体的视角制定战略,
小仁政必须服从大仁政,不能反过来。
研发核武器如此,工业化建设如此。
“三大革命”也是如此!
2.警惕用小道理颠覆大思想!
比如为了团结发展要求不要过多地争论,这当然有道理,毕竟老是争论会产生内耗。但这只是小道理,有前提条件,有时空要求,也就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性。
这不具有普遍性,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比如抗日战争,对日本,你不可能对它们的行为和理论不去反驳和斗争,不能通过妥协来求和平;对国民党,虽然有合作,但也不能没有自己的原则和红线。毛主席以辩证唯物主义来分析,得出“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牢牢把握主动权。
对于组织内部,也要有批评与自我批评,否则只是表面一团和气,但那是虚假的和气,没具有真正的凝聚力。只有经过以团结为目的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踢除那些投机分子,形成真正的团结。毛主席给出的公式是:“团结——批评——团结”,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否定之否定。
所以我们还是要学习毛主席的思想。
对于民族敌人,一定要去斗争。
对于阶级敌人,面对民族敌人时,阶级矛盾暂时不要过多争论,而且还可以合作,但合作中仍然存在着争论和斗争。
对于组织内部,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对于人民,要接受监督。
对于历史周期律,要勇于自我革命。
这样才能保证民主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这是大思想,不能让小道理给颠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