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等贵金属的来源。在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和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以后,更吸引了大批欧洲商人、贵族、盗匪、流氓、传教士和殖民者,纷纷涌向辽阔而富饶的美洲、非洲和亚洲,他们到处搜求金银财富,开始了狂暴的殖民侵略和血腥掠夺。他们把对外贸易作为经济掠夺的重要手段,刺激着对外贸易大大地发展起来。
对外贸易在这时有了大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这时候,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封建制度已经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逐渐形成。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对外贸易要有一个迅速和全面的发展。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的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要有大量的货币财富的积累,作为剥削他人劳动的资本;第二,要有大量的失去任何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的无产者。这两个条件都是通过野蛮的暴力形成的。这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外贸易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那些醉心于追求金银财富的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扩大贸易活动,以满足他们无厌的贪欲。他们凭借着国家的权力,或者发动侵略战争,直接劫掠殖民地的财富,或者进行奴隶制与农奴制式的剥削,强迫殖民地人民为他们采掘金银,提供贵重商品。他们还建立巨大规模的贸易公司,通过贱买贵卖的不等价交换,强迫土著居民和他们做生意,掠夺这些民族的财富。他们更使用欺骗、敲诈、贿赂和勒索等各种手段,以极低代价从土著居民那里搜刮金银、骗取贵重商品,然后转手运往欧洲,以六到七倍的高价出售,再从欧洲运来大量当地居民不需要的商品,强行销售。他们甚至还绑架人口,勒逼土著居民用金银赎回。
所有这些罪恶活动都是和他们的殖民侵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臭名昭著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不仅都拥有军队、兵船和官吏,而且,事实上还是侵略战争的组织者。西欧各殖民国家之间曾经多次发生的战争,就是为争夺海上航线的霸权,争夺对外贸易的优势地位,争夺对殖民地的统治而产生的。正如恩格斯所说:“贸易和掠夺一样,是以拳头为后盾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殖民者的罪恶是罄竹难书的。尤其令人发指的,是欧洲殖民者所进行的灭绝人性的奴隶贸易。他们从非洲大量捕捉黑人到美洲贩卖,仅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叶的三百多年间,由他们运到美洲的黑人,估计就有一千五百万人,而在美洲每卖出一个黑人,就要有四、五个黑人在掠运途中被杀害或折磨而死。这样,使非洲在近四百年间损失了近一亿人口,而那些奴隶贩子们却从奴隶的血泊中捞得了巨额财富。
通过这种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无数的金银财富从海外源源流入西欧各宗主国,并在那里转化为资本,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被掠夺的民族和国家的经济,则遭到了严重摧残,社会发展受到阻碍,长期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境地。血腥的殖民侵略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由此可见,对外贸易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中曾经起过巨大作用,而资本主义的对外贸易,是沿着一条血腥掠夺的道路发展起来的。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社会劳动生产力得到了飞速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产量很快上升,狭隘的国内市场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找新的销售场所,以追逐利润。于是,资产阶级为了开拓新的市场,奔走于全球各地,使商品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国家不仅需要对外贸易,而且依赖对外贸易。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离开对外贸易是根本不行的。”(《资本论》第二卷)列宁也指出:“没有对外贸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而且的确没有这样的国家。”(《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许多民族闭关自守的屏障被打破了,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卷入了世界商品流通之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终于形成了。
商品输出成为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的特征。于是,对外贸易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贸易额空前增长了,商品种类大大增多了,新的贸易中心陆续出现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以及银行、保险等事业也相继发展起来,这使对外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达到以前不能比拟的程度。据统计,一八八〇年的世界贸易额比一八〇〇年增加了九倍。由此可见,对外贸易的发展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多么密切的关系。对外贸易既是资本主义形成的前提条件,又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经济发达的国家凭借着日益壮大起来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加紧了对殖民地的侵略和剥削,但在剥削的方式方法上,却起了一些变化。它们为了使日益增加的商品能够顺利地推销出去,特别是由于受到了殖民地被压迫人民不断地奋起反抗,它们从主要依靠超经济的手段转变为主要依靠经济的手段,这就是说,它们改变了前一时期主要采用赤裸裸的武力侵占和残酷掠夺的手段,而变为把殖民地变成它们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的供应基地。它们把大量用机器生产的廉价商品,倾销到殖民地市场上去,成为摧垮落后国家民族经济的重炮,同时又尽情地搜刮殖民地的原料与粮食,发展它们自己的经济。当然,这丝毫也不意味着它们就此放弃暴力。恰恰相反,当它们在开拓市场,推销商品遇到敌对力量反抗的时候,它们仍然是毫不犹豫地会使用暴力。因此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始终是以拳头为后盾的。
为了使对外贸易尽可能符合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适应争夺市场和掠夺殖民地的需要,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制订了自己的对外贸易政策。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它们的对外贸易政策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保护关税政策,一种是自由贸易政策。保护关税政策,是指对输入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对输出商品则给予优待或津贴来奖励,以保护本国工业免受外国竞争;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废除对进出口的关税和其他限制,让商品自由输出输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自由竞争。各资本主义国家究竟采取什么政策,是根据它们各自的经济状况决定的。
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对外贸易的性质和作用,和以前相比,已经起了巨大的变化。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资本家赚钱发财的重要手段,是资产阶级剥削和奴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以及经济落后国家人民的有力工具。
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资本主义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殖民制度,一开始就含有极其深刻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史,历来也是殖民地人民反对外国殖民者的斗争史。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不断冲击着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万恶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制度是随着奴役和贩卖黑人而兴盛起来的,它也必将随着黑色人种的彻底解放而告终。”现在,被压迫的黑色人种已经起来了,其他被压迫的人民也已经起来了。革命斗争的烈火越烧越旺,万恶的新老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最终必将被烧成灰烬!
(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两种社会 两种外贸》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