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区司令员调动,你们商量了吗?看有没有这个必要?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做久了,就不大好了。”
毛泽东转向陈锡联说:
“调动也有问题。比如,‘辽联’、‘831’(辽宁省的两派群众组织——笔者注),就会批你,那也不要紧。”
他又对大家说:
“各省都要做工作,分两派的地方要打一点招呼。我看呢,要招呼各地的政治委员,要欢迎呢。机关干部,找来一二百人,不要太多,军事机关。总之要欢迎。”
毛泽东最后说:
“现在,我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发了通知,当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政治局是管全部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
毛泽东转向邓小平说:
“我想政治局添个秘书长吧,你不要这个名义,那就当个参谋长吧。至于德生同志走了,还兼不兼总政治部,我说,不要兼了吧!”
谈话结束时,毛泽东再一次提议大家一起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关于邓小平复出的问题,纪登奎在回忆中是这样说的:“毛主席实际上是非常信任江青和张春桥这些人的,毛主席对他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整个文化大革命就是和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说毛主席没有识破他们,那完全是一句空话,毛主席怎么能不了解他们呢?毛主席为他们扫除了多少障碍,几乎所有被打倒的人都是江青认为是坏人的人。林彪死后,毛主席经过再三考虑,把邓小平解放出来,委以重用。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第一,邓小平口口声声地检查自己的错误,愿意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继续做些工作;第二,林彪是要往死里整邓小平的人,邓小平也对林彪有深仇大恨;第三,邓小平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抓经济工作上有一套办法;第四,江青自己也提出:‘这些经过文革批判再站出来的领导干部,一般都小心谨慎,生怕犯错误,变得听话,好领导了。连邓小平都是这样。’毛主席认为,邓小平站出来后,会很好地尽职尽责;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周恩来是在邓小平等人问题处理的主要责任者,许多专案的批示都是周恩来批的。毛主席分析来分析去,认为解放邓小平利大于弊。毛主席在邓小平站出来以后,对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和我、华国锋等人说过这样的话:‘邓小平站出来了,还要有这么一批愿意改正错误的人陆续都要站出来,这正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结果,是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巩固的结果。这就在世界上说明,我们搞这场革命不是个人的恩怨之争,也不是个人的权力之争,确实是个路线问题,方向问题。只要犯错误的人愿意改正错误,我们都采取欢迎的态度和帮助的态度。古人讲用人不疑,我们使用邓小平就是要给他权力,给他职务。这就叫充分放手,认真观察,依靠群众,团结干部。’”
12月15日,毛泽东同政治局有关成员和北京、沈阳、济南、武汉军区负责人谈话,他一开始就说:
“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也不太好。要革命,哪个地方都可以革命嘛。”“从一个地方一走,有一派就要贴大字报。这个事情要好好研究。你要贴,何必贴得那么早呢?”
“老吹不是一个好办法,要少吹多批。有些同志专批人家,人家批他一句都不行,像挖了他三代的祖坟呢!动不动就说人家是‘三反分子’、‘516’。真是三反分子也不要紧么,让他去吧,人民会管他们的,有什么要紧。犯点错误,改掉就好。”
“互相对调,这个办法就是河南人发起的。这个军分区呆不了,就调得远一点去,那个军分区就欢迎。那个军分区调到这里也欢迎。”
毛泽东指挥大家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唱完了,他说:
“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林彪步调不一致,所以不能胜利。什么大舰队,小舰队。选妃子遍及全国,某一个省就选了300人,这也是共产党干的事呵?!”
毛泽东接着谈到邓小平,他说:
“现在,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发个通知,当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政治局是管全部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我想政治局添个秘书长吧,你们不要这个名义,那就当参谋长吧。”
毛泽东指着邓小平说:
“我们现在请了一个参谋长,他呢,有些人怕他,他是办事有些果断。他一生大概是三七开。你们的老上司,我请回来了,政治局请回来了,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
他转向邓小平,说:
“你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过去的缺点,慢慢地改一改吧。不做工作,就不会犯错误。一做工作,总要犯错误的。不做工作本身也是一个错误,那就当老百姓。”
关于培养王洪文一类年轻干部,毛泽东说:
“现在好多人看不起儿童团。我也是儿童团过来的,你们都是吧。你们那个青年时期,二十几岁,就那么高明,我就不相信。”
最后他还说:
“要准备打仗!”
12月21日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小客厅里接见参加中央军委关于8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议的全体成员。与会者共有43人。
毛泽东端坐在中间,两边是周恩来和王洪文,还有叶剑英、张春桥等人。毛泽东同到会者一一握手,几乎和每个人都要说上几句话。他握着广州军区政委韦国清的手说:
“老朋友,你不是韦国清吧!样子变了嘛,胖了嘛。你要多帮助许世友同志。他到那里人生地不熟啊!”
他握着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的手说:
“你刚到四川吧,所以你不能调呢,刚到的人都不认识。”
接下来,按照毛泽东的安排,王洪文拿起点名册开始点名,他首先点了许世友的名字,没有人答应。王洪文向会场望去,只见许世友脸色铁青,扭着脖子,眼望着天花板,理也不理。
许世友何以对王洪文持此抵触和鄙夷的态度呢?这与毛泽东请来的“永不翻案”的党内第二号走资派邓小平不无关系。
据纪登奎说:“在林彪倒台后,许世友逢人就说,他和王洪文的关系如何好呀,和张春桥的关系如何好呀。还说公道话:张春桥在文化大革命中是保我的,凡是有人反对我的时候,他都要站出来说我的好话。这些我都不会忘记。”
纪登奎的这一番话正是揭示了党内、军内风向的重大变化。
此时的王洪文见许世友不做声,就又重复了一遍:“许世友!”忽听“咚”的一声,大家扭头一看,是许世友将他手中的茶杯重重地磕在了茶几上。王洪文望望毛泽东,毛泽东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周恩来见状,连忙拿过点名册,看也不看,就先从其他司令员点起:李德生、陈锡联、许世友……
名字点完了,他说:
“现在请主席宣布8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命令!”
这对调的8大军区司令员是:北京的李德生和沈阳的陈锡联,济南的杨得志和武汉的曾思玉,南京的许世友和广州的丁盛,福州的韩先楚和兰州的皮定均。此外还有3个大军区,即新疆、成都和昆明,因其司令员刚调去不久,就没有变动。
宣布完对调的命令,毛泽东指着陈锡联说道:
“你陈司令,济南的杨得志同志,南京的许世友同志,这几个同志呢,在一个地方搞得太久了。”
他转向李德生等人说:
“这个李德生同志,曾思玉同志,丁盛同志,倒是搞得不那么久呢!你们带个头呢。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都会照样去做。”“到一个新地方有很多困难呢,不熟人,不熟地方,不熟党,不熟军,党政军民都不熟。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
许世友插话说:
“有党,有同志们,可以学习。”
毛泽东接着说:
“慢慢来,就会顺手。”“你们呢,要交好班呢。有困难啊,人生地不熟。有些人就批你们。大多数呢,舍不得你们走呢。”
他对韩先楚说:
“我不是跟你讲过嘛,这个世界上这类事啊,心放宽些,胆子壮些。心要宽,胆要大。无非是做官嘛,革命嘛,一个不撤,一个不批吧!你们想一想,总是有些缺点,10个指头有1个指头的缺点。一切错误都是我。我错误大呢,比你们大,所以屡次想辞掉这个主席。‘八大’我还设了一个名誉主席,就是为着我想当个名誉主席,让别人当主席。”
毛泽东把许世友从后排叫到前排,问道:
“许世友同志,你现在也看《红楼梦》吗?”
许世友说:
“看了,自从上次主席批评我,就全部都看了一遍。”
“要看5遍才有发言权呢。”
“那没有看那么多,我还刚看一遍呢,一定坚持看下去。”
毛泽东解释说:
“它那是把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写出来,所以有两个人,一名叫甄士隐,一名叫贾雨村。真事不能讲,就是政治斗争,吊膀子这些是掩盖它的。中国古典小说写得好的是这一部,最好的一部,创造了好多文学语言呢。你就只讲打仗。”
许世友说:
“主席讲的这个话,确实打中要害。”
“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吧。‘随陆无武,绛灌无文。’汉书里边有汉高祖和陆贾的传,那里边说的:‘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
毛泽东在引用这句话时,故意把书中的“常鄙”的“鄙”字改为“恨”字。许世友说:
“应该搞点文。”
“你能够看《红楼梦》,看得懂吗?”
“大体可以。”
“要看5遍。”
“坚持看5遍。”
毛泽东接着对大家说:
“汉朝的绛是说周勃,是苏北沛县人,他厚重少文。《汉书》上有《周勃传》,你们看看嘛!”
他又对许世友说:
“你这个人也是厚重少文。”
毛泽东转向众人说:
“《水浒》不反皇帝,专门反对贪官,后来就接受了招安。如果中国出了修正主义,大家要注意啊!”
许世友回答说:
“出了修正主义就把他消灭!不怕,那有什么关系!”
毛泽东说:
“不怕啊!你就做周勃嘛。你去读《红楼梦》吧!”
他转头对朱德说:
“朱毛啊!你是朱(猪),我是朱(猪)身上的毛啊!没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
毛泽东转对陈士榘说:
“陈士榘同志,假如说党内有山头的话,我们还是一个山头哩,都是井冈山的么!你的风头已经出够了,华东战场上的几个大仗,打得不错嘛!”
关于陈士榘的故事,前面已经讲了不少。他在晚年还有一段轶闻,不妨借此机会一叙:陈士榘与前妻离异后,一直独身。晚年体弱多病,在20世纪80年代终于遇上了一个红粉知己,那便是他后来的妻子李峥。正值中年的李峥,不但一直深爱着他,而且把他照顾得是无微不至,使他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温馨和快乐,幸福地度完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在陈士榘弥留之际,李峥忍不住问他一个问题,说:“你一辈子最爱的是谁?”毫无疑问,妻子希望的是自己的劳动和付出能够得到丈夫的认可,只要陈士榘能够留下一句“最爱的是你”这样的话,她就心满意足了。可是没想到陈士榘喘息着用他那僵硬的舌头吐出了3个字:“毛主席!”
这真是:万马军中一骠骑,摧阵斩将如霹雳。
大义彪炳千古少,归去犹念毛主席。
再说毛泽东在会议上继续说:
“我看对贺龙同志搞错了。我要负责呢。当时我对他讲了:你呢,不同,你是一个方面军的旗帜,要保护你。我是保他的。总理也保护他呢。不过这个人经常身上有武器。”
周恩来插话说:
“一支小手枪,后来交了。”
毛泽东说:
“要翻案呢,不然少了贺龙不好呢。杨、余、傅也要翻案呢,都是林彪搞的。我是听了林彪一面之词,所以我犯了错误。小平讲,在上海的时候,对罗瑞卿搞突然袭击,他不满意。我赞成他。罗瑞卿同志和林彪作斗争是正确的。在上海,我也是听了林彪的话,有几次听一面之词,就是不好呢,向同志们做点自我批评呢,self-criticism,自我批评。”
他问朱德说:
“红司令,现在没有人骂你了吧?”
朱德说没有了。毛泽东对众人说:
“那好些了。这位同志跟我们一起几十年了。”
朱德说40年了。毛泽东说:
“我跟你,40年了。”
他又指着邓小平说:
“这位同志也是。邓小平同志现在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了。他呢,我喜欢他,有些人有些怕他。打起仗来呢,此人还是一个好人啊!姓邓,名小平。”
毛泽东接下来又谈起了国际局势。关于会见基辛格的情况,他说:
“我向基辛格讲了差不多3个小时。其实只有一句话:当心!北极熊要整你美国!一整太平洋舰队,第7舰队,二整欧洲,三整中东。”
周恩来看看会见的时间已经过了1小时又20分钟了,就说:
“唱个歌吧!”
毛泽东知道周恩来的意思,便说:
“就散了啊!”
于是,福州军区政委李志民指挥着大家唱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段唱完了,毛泽东说:
“不错,就是这一条要紧。还有八项注意,第一注意,第五注意。第一项注意,说话要和气,第五项注意,是军阀作风不要呢!”
说罢,他亲自指挥大家唱完了这支歌,就宣布:“散会。”
12月22日,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同时发出了关于邓小平任职的通知和中央军委关于8大军区司令员实行对调的命令。
12月26日,是毛泽东80周岁寿辰。这一天,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给毛泽东发来贺电,国内各界人士也纷纷表示祝贺。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特地派专人给毛泽东送来了寿礼。毛泽东仍然坚持不做寿。国内静悄悄的,几乎所有的报刊、电台、电视台均未公开宣传和报道。仅有新华社的《参考消息》透露了一点。
毛泽东还是像往常一样,和家人、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欢聚一堂。
就在这12月间,章含之与外交部长乔冠华结婚了。毛泽东得知乔冠华到章含之的家里去住,就连声说好。他还引用电影《乔老爷上轿》的故事,风趣地对乔冠华说:
“乔老爷,这一次啊,你可真是上轿了啊!”
1974年1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了题目为《元旦献词》的社论。社论中说,当前的政治任务是:“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批判修正主义”,“要继续开展对尊孔反法思想的批判”,“中外反动派和历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都是尊孔的,批孔是批林的一个组成部分”。
据吴德后来回忆说:“我记得1974年初,那时党的‘十大’已经开过了,我当选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江青曾经找我谈话,询问了北京市的情况。她对我说:‘现在自上而下都有一股要翻文化大革命案的逆流,如果现在不引起重视,将来非受害不可。我觉得这股风是一些人有意识地推波助澜搞起来的。’我问道:‘这个情况要是向毛主席反映,要拿出事实来才行呀。抽象地谈,只会使毛主席反感。’江青自己也拿不出更好的方案。但是,你要佩服,江青那个女人的脑子确实好使,她在那个时候已经感觉将来非有麻烦不可了。”
再说1月1日上午,周恩来、王洪文在关于1973年12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情况给毛泽东的报告中说:
“会议商定当前需要做3件事:1、通知新调任的各大军区司令员和政委一起,出席年底或元旦在当地举行的军民联欢会,并由新华社公开报道。2、将主席在12月间的几次谈话要点下发各地各部门,传达到县团级领导干部。3、在政治局内成立读书班,联系当前实际,学习主席近来关于外交工作和议政、议军等问题的指示。”
1月2日,王树声病危,处于昏迷状态中。周恩来带着毛泽东的委托,来到了王树声的病榻旁。王树声的妻子杨炬轻轻地在他的耳边说:
“总理来了。”
周恩来诚挚而郑重地说:
“树声同志,党中央、毛主席了解你,我们了解你,你是党的一个好同志,为革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月5日上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洪文陪同下,会见了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
1月7日,王树声安祥地闭上了眼睛。这位功勋卓著的大将军享年69岁。
王树声在建国后,先后担任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委员等职务。
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奉命对南越阮文绍政府发表了一份严正声明。
原来早在1973年8月底以前,南越军队已经侵占了中国的南沙、西沙群岛中的6个岛屿。9月份,南越当局非法宣布,将中国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太平等10多个岛屿划归其福绥省管辖。中国外交部在严正声明中重申:
“南沙、西沙、中沙和东沙群岛,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些岛屿具有不可争辩的主权。”
1月12日,王洪文、江青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
此前,毛泽东让迟群、谢静宜组织北大、清华的写作班子,编写了一份题为《林彪与孔孟之道》的材料,把林彪摘录的孔孟言论以及林彪的有关言论,对比排列,说明林彪是“把孔孟之道作为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武器”,林彪是“孔老二的信徒”。
王洪文、江青在信中写道:这份《林彪与孔孟之道》“对当前继续深入批林批孔,会有很大帮助。各地也迫切需要这种简明扼要的材料。”要求将它转发给全国各地。毛泽东在信上批示道:
“同意转发。”
1月15日,南越海军“陈庆瑜”号、“陈平重”号军舰侵入中国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向从事生产的中国南海渔业公司402号、407号渔轮疯狂挑衅,并向飘扬着中国国旗的甘泉岛开炮,打死打伤中国渔民和民兵多人。
1月17日上午,南越军队侵占中国西沙永乐群岛的金银岛。下午,南越军队又强占了甘泉岛,并公然取下了中国国旗。
在毛泽东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份由周恩来、叶剑英送来的报告,报告中提出建议说,采取加强巡逻和相应的军事措施,保卫西沙群岛。
毛泽东拿起笔来,在报告上批示道:“同意。”
1月18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转发由北大、清华“大批判组”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作为第一号文件下发全党,“供批林批孔时的参考。”中共中央在通知中写道:
“林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他和历代行将灭亡的反动派一样,尊孔反法,攻击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为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武器。”这个材料“对继续深入批林,批判林彪路线的极右实质,对于继续开展对尊孔反法思想的批判,对于加强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会有很大帮助。”
由此,一场大规模的“批林批孔”政治运动,迅速地在全国各地展开了。
1月18日这一天,周恩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提议成立由王洪文、叶剑英、张春桥、邓小平、陈锡联、苏振华组成“中央军委6人小组”,全权处理军委日常事务及紧急战备事项。
1月19日凌晨,南越“李常杰”号、“怒涛”号军舰从广全岛以北海面向中国海军舰队接近。“陈庆瑜”号、“陈平重”号从羚羊礁以南海面,向中国琛航、广全岛接近。
叶剑英得报,立即向周恩来汇报。周恩来在电话中指令叶剑英说:
“立即组织领导小组,由你负责,到总参谋部指挥作战。”
于是,广州军区所属的南海舰队奉命阻拦和监视南越军舰。
南越40多名官兵强行登陆广全岛后,首先向中国民兵开枪射击,中国守岛民兵进行自卫还击,“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开始了。中国守岛民兵打死南越士兵1人,打伤3人。南越官兵只好撤退。
此时,在永乐环礁巡逻的4艘中国小型舰艇与南越4艘美式大型舰船已经对抗周旋多时,南越4艘军舰竟首先向中国舰队开炮射击,南海舰队立即进行了自卫还击,海战爆发。激战关头,中国2艘支援舰赶来参战,击沉了南越海军的“怒涛”号护卫舰,击伤南越驱逐舰3艘。受伤南越军舰见势不妙,掉头逃往外海。
海战结束后,毛泽东批准了“中央军委6人小组”提出的收复珊瑚、甘泉、金银3岛的报告。
1月20日,中国参战部队和民兵500余人顺利地收复了3个岛屿。“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胜利结束。
这一天,中国外交部奉命发表声明,警告南越当局,必须立即停止对中国的一切军事挑衅和侵略活动。
不久,毛泽东批准海军的请求,将南海舰队团一级的西沙群岛巡防区,升为师一级的西沙群岛水警区。这是毛泽东生前发出的最后一道关于海军的命令。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是中国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它使中国在海上有一个1600公里的防御纵深;如果失去它,就如同敞开门户,让人用刀尖直逼胸膛。毛泽东批准西沙驻军升格,是对西沙群岛重要战略地位的确认。
“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中国参战部队和民兵击沉南越护航舰1艘,击伤驱逐舰3艘,毙伤“怒涛”号舰舰长以下官兵100余人。另外,还俘虏了范文鸿少校以下官兵48人和1名美国联络官科什。中国第274号军舰政委冯松柏等18人牺牲,67人受伤;389号军舰被击伤。
1月25日,是农历正月初三,这天下午,周恩来、江青主持召开在京部队各单位、中央各部委、国务院直属机关一万多人的“批林批孔”动员大会。
迟群、谢静宜先后在“批林批孔”动员大会上发表了讲话。
迟群在讲话中谈到了“批林批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还说,“批林批孔”所要联系的实际之一,就是“走后门”问题,“走后门”实际上“就是对马列主义的背叛”。
他所说的“走后门”是针对叶剑英讲的,叶剑英的一个儿子在空军当飞行员,一个女儿在北京外语学院学英文。
谢静宜在讲话中说:
“当我们向毛主席汇报,林彪也有孔孟之道的言论的时候,毛主席说,咦,凡是反动的阶级,主张历史倒退的,都是尊孔反法的,都是反秦始皇的。毛主席问了林彪有孔孟的哪些言论,或者是类似的语言。主席问我们,就是让我和迟群同志,搞一个材料,送主席看一看。所以,我和迟群同志就召集了几个同志商议了一下,整理了一个初稿,这稿子只有两三页,送给了主席,也送给了江青同志。江青同志还提议我们到毛家湾去找材料。这样一来,东西就多了。后来,编了一本《林彪与孔孟之道》的材料,送给主席和江青同志,主席看得很仔细,连封皮标题,前言,内容,一字一句也不漏地看完,特别是在内容方面。”
谢静宜说他们到毛家湾林彪家中找材料,找到的是一些林彪摘录的孔子及儒家著作的语录卡片和条幅,其中有林彪手写的条幅:“书赠叶群同志: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
江青在谢静宜讲话时插话说,主席去年5月间给我念了他写的一首诗,内容是:“郭老从韩退,不及柳宗元,名曰共产党,崇拜孔二先。”
1月25日这一天,王稼祥因患心脏病猝然逝世,终年68岁。
后来,中共中央在八宝山为王稼祥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送了花圈,表达了对王稼祥的悼念之情。
1月31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情况通报》。通报中说,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的女生张玉勤,在考试英语科目时,因为没有答完考试卷子而自杀身亡。她在试卷上曾经写下了“不学ABC,照样干革命”这样的话,一时成为反潮流的典型。由此,全国各地开始组织广大教师检查、揭露“修正主义路线回潮”的表现。
1974年2月6日,周恩来在关于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批林批孔运动情况给毛泽东的报告中说:在“批林批孔”中,如果“只研究‘走后门’一个问题,这又太狭窄了,不正之风决不至此;而‘走后门’又要进行分析,区别处理,才能收效。”
2月7日,郭沫若以《春雷》为题,赋七律两首呈毛泽东。全文如下:
春雷·呈毛主席
其一
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
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其二
读书卅载探龙穴,云水茫茫未得珠。知有神方医俗骨,难排蛊毒困穷隅。
岂甘樗栎悲绳墨,愿竭驽骀效策驱。最幸春雷惊大地,寸心初觉识归途。
2月9日,毛泽东在江青2月6日来信及所附迟群等反映“批林批孔”情况材料的信封上批示道:
“除少数外大都未看。今日体温升高两度,是一场大病!一切人不见,现在恢复中。你有事应找政治局。”
2月10日晨,江青给国防科委情报所党组副组长恽仁祥写了一封回信。恽仁祥乃革命先烈恽代英同志的侄子。江青在回信中写道:
恽仁祥同志:
你1974年1月31日的信,我今天早上才收到。我很抱歉,未能及时收到你的信。你们的材料那么困难,我很惊讶!国防科委的批林批孔运动搞不起来,必有原因,得你们自己找,我相信只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做,总会冲破障碍而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现送上:《林彪与孔孟之道》,《五四以来反动派、地主资产阶级学者尊孔复古言论辑录》,《批林批孔文章汇编》(一)、(二)。以上材料各100份。如不足,我可以再送,请告我数量。
这封信可以给国防科委所有愿意参加批林批孔的同志们看。不愿参加批林批孔的人要看,也可以给他们看。
不要再闹资产阶级派性了,敌人利用派性挑拨离间,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则基础上团结起来!批林批孔是路线斗争,要抓住批林批孔路线斗争这个纲,这就是目前我国党、政、军、民、学以及其它各界的头等大事。胜利定会属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同志们!致以
无产阶级革命的敬礼!
江青 1974、2、10日晨
2月10日,江青接到一封群众来信,信中说,国务院所属第四机械工业部在1973年底派人到美国考察,准备引进彩色显像管生产线。美国康宁公司赠给中国代表团成员每人一件玻璃制作的小蜗牛礼品。于是,江青就来到四机部调查此事,她说:
接受美国人赠送的玻璃蜗牛是“屈辱于帝国主义的压力”,美方“是骂我们,侮辱我们,说我们爬行。”接受这样的礼品是“崇洋媚外”。
2月15日,在高烧中“只吃流食”的毛泽东,仍用他双那模糊不清的眼睛认真地审阅了叶剑英1月31日写的一封信。叶剑英在信中以“检讨”的方式反映说,迟群、谢静宜在1月25日“批林批孔”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大批“走后门”。毛泽东在信上作了批示,写道:
剑英同志:
此事甚大,从支部到北京牵涉几百万人。开后门来的也有好人,从前门来的也有坏人。现在,形而上学猖獗,片面性。批林批孔,又夹着批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小谢、迟群讲话有缺点,不宜向下发。我的意见如此。
毛泽东 2月15日
2月16日下午,周恩来找迟群、谢静宜谈话,传达毛泽东在叶剑英来信中的批示。
尔后,周恩来又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毛泽东的批示。
2月18日,江青在给毛泽东的信中检讨说:“我做蠢事,对不起主席。”“今后当努力学习,克服形而上学、片面性。”
2月20日,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发出了一个通知,通知中说:
“当前,批林批孔刚刚开展,又夹着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因此,对不少单位提出的领导干部“走后门”送子女参军、入学等问题,“应当调查研究,确定政策,放在运动后期妥善解决。”
2月20日这一天,《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批“克己复礼”——林彪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纲领》的社论,社论中写道:
“首先集中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要联系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坚持革命,反对倒退,正确对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欲知批林批孔运动能否顺利开展,请看下一章内容。
东方翁曰:关于批林批孔运动问题,后来在政界、理论界有很大争议。笔者不妨在此摘录武兵在《抬出孔夫子,救不了中国——评天安门广场竖立孔子塑像》一文中的一段话,馈赠读者。武兵写道:“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无缘无故的恨。为什么有人喜欢尊孔而不喜欢批孔?为什么有人喜欢儒家而不喜欢法家?为什么有人喜欢孔丘而不喜欢鲁迅?为什么有人喜欢蒋介石而不喜欢毛泽东?为什么有人喜欢和谐而不喜欢斗争?为什么有人喜欢修正主义而不喜欢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有人喜欢资本主义而不喜欢社会主义?为什么有人喜欢资本家而不喜欢劳动者?这都是阶级属性使然!”难得武兵君有此八问,这八个为什么能不能引起您的思考呢?
还有人在毛泽东身后说,江青在批林批孔中借批“周公”反对周恩来。据《戚本禹回忆录》说:“在当时中央高层的领导中,也只有总理是大力支持江青的,江青怎么可能去反对总理呢?至于我被审查以后的情况,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出狱后曾托人去问了毛远新,那个江青批‘周公’是怎么回事?毛远新说,他可以负责任地说,江青从来没有反过总理,也没有说过批‘周公’是批总理。”斯言可信,谎言可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