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北京:中小学不得强制学生购买校服 可“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的报道。

北京的这个做法好。

记得那是2019年。孩子刚考上高中的时候,学校让家长买校服。学校具体操作是:学校要求,厂家出面。校服厂家的销售点就设在学校里面,虽然现场没有学校老师直接出面,也没有家长怀疑那不是学校的意思,至于商不谙世事的孩子,就更不会怀疑了,甚至不买还会有不遵守学校纪律的感觉。

所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只教育孩子遵守纪律还不行,还得教孩子遵守什么纪律。如此教育孩子谈何容易。

销售点要求学生家长一次给孩子买3套6件套校服——夏装,春秋和冬装。销售点的工作人员也因学校而像“官商”了。成为“官商”,是不少大小“不甘”商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成了“官商”,钱就好挣了。

当时感觉一次让家长买这么多校服很不合理。可为了孩子,也只能那样了。

校服好贵啊!贫富差异巨大,毕竟是社会现实。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一次买一千多块校服钱,对一些家庭,并不是小钱。孩子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许多家长也因此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这些家长是舍不得给自己买这么贵的衣服的。

让学生家长如此买校服,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也是怎么教育孩子,怎么为人师表的问题。许多孩子走出学校后没有了应有的颖悟可爱,就是这种教育的结果。孩子颖悟可爱,未必不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孩子奸猾可憎,一定是对孩子的伤害。师德校风坏掉了,孩子们也基本坏掉了。

尽管不合理,从学校回家的路上,还是如平常一样买了水果吃。那天买的是每斤4.99元的葡萄。孩子喜欢吃。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做到“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儿不往心了搁”还是必要的。不这样,又能能怎么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