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
 
导师的伟大在于他的人民观,一句为人民服务,高山仰止,百川归海,超越一切宗教

  缺德,历来为人所不耻。而今呢?反正我看315晚会,每年都会提心吊胆。查遍历史,如此触目惊心的假恶丑也很鲜见。正如刀郎歌中所言:到酒吧看看,在金钱面前,长相算什么。到医院看看,在健康面前,金钱算什么。到工地看看,在生活面前,健康算什么。每想到这些我就不由想起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那段脍炙人口的经典。

  我们虽然没提倡缺德光荣,但缺德也不再是过街老鼠。于是“好人好得遍体鳞伤,坏人坏得理直气壮”就成了司空见惯。好与坏,黑与白,都无所谓了。这种缺德久了,中国文化的根也就断了。每年那么多极端事件发生,甚至一些事都惊动了最高层,这些归根结底是文化堕落。尽管大众还在用道德谈事,但对于猛烈的泥石流,几股清泉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今天不喜欢鲁迅了,刀郎这样的歌者,也很难被主流包容,确实我觉得谈文化自信有点奢侈。但无论何时,大众都是社会主体。经过几千年身心磨炼,经过伟人那几十年的灵魂洗礼,大众心底深处还是讲道德,不喜欢缺德的。讲道德能赢得民心,不讲道德会失掉民心,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我管不了别人是否道德,只能力所能及管好自己,脚根站在最广大人民一边,对得住良心就行了。也只能这样了,其它的确实无能为力。

  昨天有人给我留言,夸文章写得很好,但文章再好,在当今社会也没用。还进行了举例说明。这我明白,比我文章写得好的那几位名人,都是单位重点关照的对象。这我很理解,我个人早就身有体会了,即便伟人这样的辩证法超级大师,也经常被莫须有?刀郎在多座城市开演唱会,盛况空前,一票难求,国外更是惊艳无比,风光无限,但在国内音乐界评比中,一切归零。这种反讽大家都懂,还能说什么呢?

  但不能没用就不写。现在没用,未必将来没用。陶渊明的诗当时就很一般,后来成了一代宗师。杜甫的诗当时也非顶流,但岁月沉淀终成了诗圣。我这类微不足道的文人,经常被打压,早炼得皮糙肉厚,不在意了。我代表不了别人,我就一个自干伍。社会是社会,我是我。我离不开社会,但不喜欢跟风。即便社会抛弃了正义,我仍以为金钱至上不对。我知道,对于社会这个平静湖面,我就是一粒尘埃,连石子都算不上,砸到水面上,连一丝涟漪都激不起。但扪心自问,还是要对得住良心。

  这也是我将《有所思》看得很重的原因,它寄托着我内心深处的一种理想,一份精神价值,每交流一本,我的精神价值似乎都有升华,我想着尽力让它多闪耀点理想的光芒,这不是单纯的金钱能替代的。关于作品,我向来主张内容大于形式。若条件允许,可以内外兼顾。若难以同步,则内容优先。这也是我不同意将有关主席部分删除的原因。若没有这部分,出版社对我初评的四篇文章是很满意的,每篇都写了大段的评语高度评价,拟作为去年的十佳作品之一重点推荐。

  但对于我来说,若没有这部分,犹漂亮的面部没有双眼,脸蛋再美也没有灵性。若没有这部分,这部书将如一支军队没有统帅,没有军胆没有灵魂。这样的军队不会有太强战斗力。在我的理解中,导师的思想是当今世界最高的文明,导师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巨人,作为中国人,我深为中华民族能出这样一位伟人而自豪。我也理解一些朋友对《有所思》的顾虑,但我要对作品负责,总不能急功近利,为了迎合当下,而不坚持原则。那样太短视,注定不能久远。

  导师的伟大在于他的人民观,一句为人民服务,高山仰止,百川归海,超越一切宗教。《有所思》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人民说真话。这段时间与网友们交流,从反馈信息看,大家给的口碑还不错,我自信《有所思》能赢得未来。人生不可能事事圆满,有人连伟人也觉得不行,吾辈如何能入法眼?此心光明足矣!

Template Settings
Select color sample for all parameters
Red Green Olive Sienna Teal Dark_blue
Background Color
Text Color
Select menu
Google Font
Body Font-size
Body Font-family
Direction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