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早已取得共识,认定中国就是当代美国所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从长远来看,不论谁上台,美国的战略目标是要在经济上与中国“脱钩”,在政治上与中国进入“冷战”。
但是从近期特朗普发动贸易战2.0的表现来看,似乎出现某种犹豫不决的现象:
首先是拖延执行对抖音的“不卖就封杀”的决定;
其次是对来自中国的小型包裹(800美元以下可以享受免税优惠)发出“禁止令”后一天,又撤销了该项命令;
再次是近日参议院的一些政客,为了封杀中国人工智能(AI)企业深度求索公司发布的、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正广受欢迎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竟然提出了一个极为偏执和疯狂的想法,他们不仅想封杀掉DeepSeek的手机应用和网页端,甚至还准备让任何敢下载DeepSeek开源大模型的美国人都面临被关进监狱并判刑20年的风险!但特朗普公开表示,他不认为DeepSeek是国家安全的威胁,他称,这是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降低人工智能(AI)的成本,“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而不是坏事。”
现在的问题是,特朗普似乎急于和中方进行谈判,达成某种交易,而中方除了反制特朗普的10%额外关税外,似乎并不急于和特朗普进行谈判。
特朗普贸易战1.0的目标是明显的,那就是要降低美国的贸易逆差和制造业回归,但是今天特朗普的贸易战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什么竟然先对两个邻居盟国下手?特朗普想和中国做什么交易?
“关税”似乎已经成为特朗普解决一切问题的主要武器。根据笔者的观察,对于中国而言,特朗普以增加关税为威胁,似乎希望和中国达成以下两项交易:
一是希望中国协助特朗普解决“俄乌战争”问题。俄国作为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已经在这场战争中暴露了它的虚弱和无能。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俄罗斯也许早就一败涂地,绝不可能支持到三年后的今天。同理,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特朗普也很难要求普京接受他的和平方案。特朗普希望用关税为武器,与中国做交易,如果中国协助他迫使普京接受他的和平方案,他可能暂停增加对中国的关税。
二是希望中国协助他解决芬太尼问题。美国不惜得罪加拿大和墨西哥,对来自这两个盟友的商品加征25%关税,除了以“非法移民”为由外,就是为了解决芬太尼问题,可见芬太尼已经成为美国所面临的重要威胁。但是这个问题极难解决,因为少量的芬太尼就可能致命,而芬太尼这种粉末状态的物质极容易伪装成其他商品,混在各种商品内进入美国市场,美国至今没有有效和快速的检查办法来阻止它的进口。很明显,如果没有中国的合作,从源头上严厉禁止,这个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特朗普显然指望以关税为条件,和中方进行谈判,交换中国在俄乌战争和芬太尼问题上的合作。
然而,从特朗普贸易战1.0的效果来看,关税虽然减少了中美之间的直接贸易,但是对于美国降低贸易逆差和制造业回归这两个目标,并没有达到目的。中国商品可以通过第三国例如越南和墨西哥继续进入美国,加以大量中国商品化整为零,通过每年10亿多个800美元以下的小包裹免税进入了美国市场。中国的总体贸易顺差和美国的总体贸易逆差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此外,中国商品非常廉价,即使加上关税,仍然在美国市场具有很大的竞争力。而且,中国用来抵消美国关税的工具还有很多。
真正对中国具有杀伤力的不是关税,而是拜登政府对中国越来越严厉的高科技封锁,美国两党“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提案,以及美国的台湾政策。如果特朗普肯在这三个方面作出让步,也许中国愿意考虑与美国合作。
最令美国害怕的是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和高科技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将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重要指标。只要美国继续认为中国是对美国的最大威胁,美国就不可能在高科技方面解除或降低对中国的封锁。特朗普在这方面的回旋空间可以说是十分有限。
“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是美国两党提出来的国会议案,目的是把中国最后降低到和俄罗斯、伊朗、朝鲜同等的地位,即把中美关系退回到1979年之前。这个议案一旦在美国两院获得通过,特朗普很难予以否决,目前他能否推迟这个议案,看来也不容易。
特朗普具有较大活动空间的是今后如何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自从特朗普提出要台湾向美国支付保护费的主张,赖清德当局似乎不仅没有反对,甚至还想利用特朗普的这个要求来购买更先进的美国军火,如F-35战机。目前美国两党和特朗普内阁的态度是加强对台湾的支持力度,但既然特朗普有求于中国,他有可能逆势而上,降低美国对台湾的支持,以此换取中方在俄乌战争和芬太尼问题上的合作。
(作者:Ksliu,美国著名时事评论员;肖志夫,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图片Ksliu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