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编者按
最近,京东与美团先后宣布给部分骑手缴纳社保的新闻引起了广泛讨论。其中,许多声音对这一变化表达了忧虑,公众号“建设性意见”的文章《是社保需要骑手,还是骑手需要社保?》便属一例。
总体而言,本文作者不完全同意“建设性意见”的全部观点,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担忧的问题表达了认可。总体而言,本文核心观点如下:
1、“建设性意见”认为美团利润无力支付社保费用,是美团过去不考虑工人保障的结果。
2、如果不能像传统雇佣劳动关系那样给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福利,那说明平台经济本身就是低效的,应当被市场淘汰。
3、当下社保问题多多,但是我们应当完善社保制度,而不是放弃社保。
4、无论是社保制度还是其他政策制定,都应当起码听取劳动者的声音。
总体而言,本文的思路与姿态颇有值得深思之处。
文| 丘琦
按| 丸久须
最近读到一篇来自公众号“建设性意见”的文章:《是社保需要骑手,还是骑手需要社保?》(下简称《社保需要骑手》)。文章针对最近京东和美团宣布为骑手购买社保一事进行了分析,主要观点有三:
第一,骑手的社保成本将由消费者承担,因为平台的营收无力支撑这一支出。
第二,比起骑手需要社保,现在社保基金更需要通过“给骑手缴纳社保”的名义来维持自身,灵活就业缴纳社保最终都是为国分忧而非保护劳动者。
第三,许多劳动者自身根本不愿意缴纳社保。
总得来说,该文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不过对其中一些观点,我实在难以苟同。接下来,本文会逐一讨论《社保需要骑手》的三个观点,然后给出我的态度。
美团无力支付社保,还是工人并未被考虑?
首先,我要对《社保需要骑手》的第一个观点提出质疑。该文认为,由于企业无力支撑,这笔费用最终需要由消费者承担。我想,这个观点值得商榷。该文似乎试图将消费者和骑手强分彼此,从而让消费者认为自己将是骑手福利保障的受害者。如果要深究,我们得算一下总账。
首先看一下账本。《社保需要骑手》提到,美团2023年全年的净利润为138.56亿元,如果要给80余万骑手交社保,增加的成本甚至会超过全年利润。但遍历近几年的美团财报,我们可以发现美团近几年大量资金被用于新业务拓展,大量亏损直接来源于新业务扩张。例如美团新业务在2021年经营亏损384亿元,2022年该数字下降为284亿元。如此的激进扩张趋势,除去考虑到市场自身带来的竞争压力,似乎也间接证明了美团几乎未将灵活用工下骑手工人的福利保障成本考虑在内——至少工人保障的优先级并不高。此时单方面强调消费者可能因此受损,是否也是变相让平台资产再次抽身了呢?上纲上线地说,美团在过去几年中,是把一部分涉及劳动保障的“成本”以各种形式甩给了全社会。
付不起社保就活该倒闭,市场经济不养懒企业
针对平台的责任,我的观点也很明确:如果平台资本没有能力给劳动者必要的保障,只能说明企业本身是低效的,这样的企业,倒闭也没有什么可惜。《南风窗》曾经有过一个专栏叫“新加坡的《平台工人法》为何值得借鉴?”我觉得说得非常好。
文中提到,新加坡立法者采用了市场化的思路:先明确企业必须为保护员工付出足够成本,然后看看,在补上了这部分成本后,平台商业模式是否还可以在商业上可持续、健康发展——如果不行的话,就意味着之前的许多成本其实是社会在帮助企业承担,而不是新的商业模式就更加高效。在相同条件下公平竞争,本身也是以市场手段为平台经济正名。
我们需要考虑到平台经济本身为全社会带来的额外成本。即“负外部性”。压榨劳动者,不给劳动者保障,本身就是“负外部性”的一部分,通过绕过现行劳动法规压低用工成本,难道不是“破坏市场环境”吗?具体到外卖行业,一名医生与我聊起过一件事:遭遇车祸的骑手占据了他们的大量医疗资源。许多骑手没有足够的现金,拿不出做手术的钱,而平台企业本身也不愿意垫支,最终陷入了僵局。医院一开始还愿意出于人道主义原则救助一下,但是人一多,院方也撑不住。企业给工人交社保是企业内部的运营成本,但是眼下平台经济模式带来的成本,则必须由全社会兜底,这里的“全社会”自然包括消费者。
对许多市场经济的支持者来说,以下两条都是“基本常识”的一部分:如果工人不能给资本家带来足够的利润,就说明工作效率不行,应该被解雇;如果公有制企业亏钱,就说明企业经营效率不行,应该倒闭。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认为,如果私营企业需要让全社会承担企业运营造成的额外成本才能生存下去,那是不是说明这个企业效率很低?要我说,付不起社保就活该倒闭,市场经济不养懒企业。
况且,人家美团自己都说要推社保了,要是有谁偏不让,算不算在破坏私有产权?
社保问题很大,但是不能“因噎废食”
接下来,我们谈谈第二个问题:给骑手缴社保,是不是在给社保账户“补窟窿”?总得来说,我能理解作者的担忧。社会上有些声音将社保视为一种“税”。从原则上说,我是反对这种观点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观点真实地说明了许多人对当下社保体系的不信任。事实上,许多人都在担心现行社保体系的可持续性,认为自己交的养老金是在补现在的亏空,给现在的退休人员发钱。
将骑手群体接入社保循环,自然是当下人社部门愿意看到的事。十多年前,珠三角的一部分工人提出过补缴社保的诉求。但是在广州与深圳,地方有关部门的态度非常不同——在广州,地方政府非常积极地配合了工人,但是深圳则对此不置可否。后来有好事者发现,广州的退休人员很多,社保基金较为空虚,因此工人补缴社保对他们自然是大好事。但是深圳就不一样,深圳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社保基金相对充盈,给社保基金“补亏空”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我不好瞎猜,就留给读者自己判断吧。
事实上,除了社保基金本身受到的质疑。像外卖骑手这样流动性大,渴望“赚快钱”的劳动者,缴社保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首先,许多地区的社保会设定累计缴纳年限;其次考虑到许多劳动者不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工作,工作也远没有那么稳定,因此后续势必要处理跨省转移问题。所以,对骑手来说,医疗和工伤险可能有用,但是养老和公积金就更复杂。但是从数据上说,养老金占五险一金缴纳总额的比例看起来非常高。
数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