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延安整风期间,毛主席写了《学习和时局》,谈到了在党的高级干部学习党史的两条路线斗争问题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关于研究历史经验应取何种态度问题。
为何说这个问题重要呢?因为在毛主席看来,对待党的历史的态度问题直接关乎革命事业的根本,也是关乎我们的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
在毛主席看来,对待党的历史的态度应该是:使干部对于党内历史问题在思想上完全弄清楚,同时对于历史上犯过错误的同志在作结论时应取宽大的方针,以便一方面,彻底了解我党历史经验,避免重犯错误;又一方面,能够团结一切同志,共同工作。
简单的说就是: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既是我们对待党内历史的态度也是学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目的。
历史不是故纸堆里的尘埃,而是照亮未来的火炬。我们共产党人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更不是为了揪住错误者的辫子不放,而是要从历史的风雷激荡中提炼真理,从曲折的实践中锻造团结。毛主席曾言:"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但如何研究历史、如何对待历史中的错误与同志,却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成熟、是否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党兴旺发达的试金石!
思想问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真理面前不妥协。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延安整风时期,我们为何要开展"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运动?就是因为不把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病根连根拔起,革命就只能在泥潭里打转!思想上的含糊其辞,如同战场上留着暗堡不炸——今天看似省了炸药,明天就要用同志们的鲜血来填。当年王明路线搞"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嘴上喊着马列主义,骨子里却是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曾经有过反对陈独秀错误路线和李立三错误路线的大斗争,这些斗争是完全应该的。
但其方法有缺点:一方面,没有使干部在思想上彻底了解当时错误的原因、环境和改正此种错误的详细办法,以致后来又可能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另一方面,太着重了个人的责任,未能团结更多的人共同工作。这两个缺点,我们应引为鉴戒。
正是毛主席带领全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解剖麻雀"的精神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品质,把错误思想掰开揉碎、追根溯源,才让中国革命真正掌握了"活的灵魂"!
他说:这次处理历史问题,不应着重于一些个别同志的责任方面,而应着重于当时环境的分析,当时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对于人的处理问题取慎重态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的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
对待历史经验问题,关键涉及到一个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同志的问题。过去在中央苏区党内对犯错的同志搞无情打击,肉体消灭,毛主席深受其害,1965年8月5日接见一个外国代表团,毛主席谈起那段“鬼都不上门”的历史,说:他们迷信国际路线,迷信打大城市,迷信外国的政治、军事、组织、文化的那一套政策。我们反对那一套过“左”的政策。我们有一些马克思主义,可是我们被孤立。我这个菩萨,过去还灵,后头就不灵了。他们把我这个木菩萨浸到粪坑里,再拿出来,搞得臭得很。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我的任务是吃饭、睡觉和拉屎,还好,我的脑袋没有被砍掉。
毛主席从自身遭遇,总结经验,确立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策略。对待同志要"治病救人暖如春",团结之中见力量。思想斗争绝不是"一棍子打死"!张国焘分裂红军犯下大错,党中央依然坚持"批判错误,挽救同志";彭德怀同志在庐山会议上提出不同意见,毛主席仍强调"彭德怀同志还是政治局委员嘛"。为什么?因为共产党人不是江湖帮派,而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同理想凝聚的先锋队!1957年整风运动中,毛主席特别叮嘱:"对待犯错误的同志,究竟是采取敌视态度还是采取帮助态度,这是区别一个人是好心还是坏心的标志。"这才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
因为,毛主席对待犯错误的同志,从来都是从我们党的兴旺发达的立场出发的,是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兴旺发达出发的,从来没有一点私心。从后来的历史实践来看,或许毛主席对待犯错误的同志过于仁慈,才使得他身后遭遇被污蔑、诋毁......
但人民的力量,历史之风会吹干泼给他老人家的脏水,会毫不留情地吹尽宵小之徒扔在老人家墓上的一大堆垃圾。
看一个党是否兴旺发达,不在于它有没有犯过错误,而在于它有没有直面错误的勇气和团结同志的能力!苏联共产党为何在历史问题上栽跟头?就赫鲁晓夫把斯大林摔下神坛,结果连列宁墓都被泼了脏水;戈尔巴乔夫搞“公开性”,竟把卫国战争老兵的勋章扔进历史垃圾堆。全盘否定搞历史虚无主义,最终撕裂了党的团结,动摇了执政根基。
站在昆仑之巅看黄河九曲,方知大浪淘沙终向东流;翻开党史千页读血火峥嵘,更信真理淬炼必由斗争!
还是毛主席讲得好:“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看待历史的态度里头,有立场,有方法,更见共产党人的肝胆!
是为读《毛选》第三卷之《学习和时局》一文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