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抗法战争后期,法军以集团据点群的方式与越军进行对抗,制定了以奠边府为基地,18个月内歼灭越军主力,夺回战场主动权的计划。越南人民军炮兵火力弱,加之缺乏攻坚战术,不仅难以消灭敌人,而且伤亡较大。为帮助越南人民军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军事顾问团报请中央军委同意,为越南人民军装备和训练部队,以增强地面炮兵和对空射击的能力,同时开展部队攻坚战术的训练,增强部队军事指挥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由于当时中国军事顾问团中缺乏既懂军事又懂教学的人才,于是决定从国内抽调几个这方面的高级军事顾问去越南。茹夫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遴选入越的。
茹夫一
一
1952年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担任独立团团长的茹夫一,突然接到调他回国的电报。回国后,茹夫一等7人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于1953年5月抵达越南,受到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等领导的接见,受领了编写越南人民军军事训练教材的任务。大家深感责任重大,迅速成立了由中国军事顾问团有关人员和越南人民军所派人员组成的编辑委员会,很快拟写了从单兵作战训练开始,班、排、连、团联合攻坚合成战术层层推进的教材提纲。
5月30日,中国军事顾问团教材编写组人员与越南人民军进行了首次接触。见面会上,韦国清分析了越南当前的形势和敌我特点,再次强调要把教材编写工作当成一项战斗任务来完成。茹夫一建议,为了增强教材编写的针对性,需要对越南人民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韦国清等领导同意了他的意见。
5月31日,茹夫一带领教材编写组首先到人民军总参谋部调研。从中国军事顾问团驻地到越南人民军总部,道路异常难走,沿途多处不能骑马,只能徒步涉水,不足30里的路程走了两个多小时。这一带南竹很多,茹夫一产生灵感,建议用竹子装炸药代替爆破筒,被领导采纳。后来在人民军攻坚战斗中,果真派上了用场。
在如何有效打击敌军集团据点的问题上,中越双方编写教材人员进行了反复讨论。表面看来,这仅是一个编写战法的问题,其实反映出越南人民军的游击战思想实际。他们不想与敌人打阵地攻坚战,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也不愿离开平原,到条件艰苦的西北山区打仗。对此,茹夫一进行了劝说:现在不是你们想不想编写攻坚堡垒阵地和连续纵深推进战法的问题,而是敌人的防御部署逼迫你们必须学会新的战法。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要取得最后胜利,离不开面对面的阵地大战,最终要面对法军的集团地堡群。因此,人民军必须学会新的攻坚战法。
为了不使工作陷入僵局,茹夫一决定立足越南人民军的战术水平和思想实际,先着手分队进行战术研究,再视越南人民军的思想状况,适时提出攻击敌集团据点的作战方案。分队战术研究,首先涉及弹药基数问题。经反复讨论,决定榴弹炮、高炮均配置5个基数的弹药。6月14日,分队战术训练大纲编制完成。营连训练教材编也很快编好了,茹夫一等人开始培训越南人民军学员。他们认真讲解有关作战方法,解答人民军各级指挥员对教材所提出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
中国顾问不但要编写教材,进行理论指导,还必须进行实地训练。7月13日,茹夫一带领顾问团成员考察几经变更最终选定的越南人民军战术演习地点—则珠(今属越南太原省)。他发现这里地形尚可,但如果修建成演习训练场,工程浩大,要毁坏五六座山林,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会对自然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于是,否定了这个地方。7月20日,茹夫一再次带人上山察看地形。最终决定将训练场选在距离太原60多公里远的秋江。
演习训练场地确定后,茹夫一等中国军事顾问教学训练人员立即着手制订演习训练计划。在开展演习训练工作的同时,秋冬作战计划也被列入日程。
在8月22日的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主张在北部平原战场进行正面作战,不再开辟上寮战场。应邀参加会议的中国军事顾问团罗贵波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将会议精神报告给中共中央。中共中央认真分析后,电告中国军事顾问团要说服越方,希望他们仍按中方1952年秋在北京和胡志明商量的战略方针行动。
9月上旬,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讨论冬季作战方案时,胡志明否定了把主力集中于北部平原作战的方案,指示把主攻方向依然放在西北和上寮战场。
10月23日,中国军事顾问团开始研究冬季作战计划。茹夫一根据中国军事顾问团领导的意见,对如何在中寮战场作战提出了很好的预案。10月25日,为了确保中国军事顾问团去寮国和西北作战的意见顺利得到贯彻,茹夫一等人按照中国军事顾问团领导和越南人民军总部的要求,迅速拟定了攻打莱州、上寮、中寮的冬季作战计划,并得到了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的批准。
冬季作战计划被批准后,茹夫一等中国军事顾问一边加紧训练部队,一边待机出发。11月8日,茹夫一等军事顾问重返人民军总部,帮助人民军指挥莱州大战。
正当越南人民军发起第二次西北战役并向莱州地区进军时,法国远征军总司令纳瓦尔突然对法军的部署作出重大调整。他在越南西北靠近老挝边境的奠边府空投6个营,开辟机场、构筑工事,囤积粮草和军事物资,建设集团据点群,迅速建立起连结上寮和奠边府的南乌江防线,企图阻止越南人民军进一步解放西北和进军上寮地区。
战场情况的突然变化,迫使人民军调整战略部署。经中国军事顾问团和人民军总军委协商,决定将整个西北作战分两步推进,先打莱州,后打奠边府。12月6日,按照这一作战计划,越南人民军以有限的兵力向敌军发起闪电式进攻,迅速解放了越南西原地区北部和上、中、下寮等具有战略意义的广大地区,歼灭众多敌人,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和武器弹药,基本实现了打通印度支那南北战略交通线的计划,控制了越南通向老挝、柬埔寨的6条公路,法军在印度支那的战略交通线几乎被全部斩断,纳瓦尔的战略计划被全盘打乱。这次战役为奠边府大捷打下了基础。
被越军俘虏的法军
1954年2月,越南人民军解放莱州后,因工作需要,茹夫一暂时留在人民军总部,一是做联络工作,二是帮助人民军总部整顿机关作风,加强参谋队伍建设。针对机关参谋人员中存在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保密工作差等问题,茹夫一迅速帮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和保密制度,较好地规范了参谋人员的行为。
三
奠边府是一块南北长约18公里、东西宽6至8公里的盆地平原。法军的集团据点群就设在这里。法、美一些高级军事顾问吹嘘奠边府是“东南亚的凡尔登”。纳瓦尔气焰更加嚣张,坚信“越军根本不敢向奠边府进攻,如果胆敢进犯,立即将其碾碎”。但他们哪里知道,经过政治整军和中国顾问团的训练,此时的人民军已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军事顾问团又根据形势发展,及时与人民军领导研究了奠边府战役的推进对策。茹夫一等军事顾问认为,鉴于当前实际,须用“剥笋子”的战法打击敌人,即变速战速决为稳扎稳打,先外围,后纵深,逐个摧毁敌人的据点,待条件成熟后,再向敌发起总攻。根据这一思路,中国军事顾问为人民军拟定了工程计划。2月19日,中国军事顾问团领导令茹夫一到奠边府前线指挥部参加指挥工作。第二天,茹夫一不顾劳累去检查各部队战前准备情况,并根据存在的问题,迅速制定了应对方案,上交前线指挥部。
3月5日,茹夫一同中国军事顾问徐成功一道,奉命急赴第三一二师前线阵地视察工作。每到一地,茹夫一都认真观察,详细了解。返回三一二师师部前线指挥部后,茹夫一向中国军事顾问团参谋长梅嘉生报告了有关情况,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3月10日,茹夫一等人按照要求赴独立山阵地观察战前准备情况。他们到达独立山后,详细侦察了敌人的兵力和火力部署情况,并对打一点还是打两点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