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
 

  2月18日,沙特首都利雅得。

  近年来关系跌到谷底的俄美两国在这里进行了历史性会晤。

  与此同时,在距离利雅得770公里的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一个人正在向会场的方向投射着愤怒的目光:

  这帮人开会居然不叫我。

  此人就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他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俄美两国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对俄乌战争的处理。

  这种当事人缺席的谈判,像极了历史书的模样。

  为了给俄美施压,泽连斯基特地安排了此次中东之行,站到了会议现场的旁边。

  就不信你美国人的良心不痛。

  结果会议大门没有任何松动。

  770公里,咫尺天涯。斯拉夫弃儿,泪洒黄沙。

  中国网友一开战就看明白的事,泽连斯基到现在也没看懂。

  但他并不孤单,同时被抛弃的还有欧洲,他们也没有收到参会的邀请。

  这个事其实是比较抽象的。

  因为在西方阵营中,乌克兰和欧洲才是受俄乌战争影响最大的成员,他们可以说是第一当事人和第二当事人。

  现在美国跳过两个当事人直接和敌人谈判,这是什么意思?

  盟友不算人吗?

  怒火中烧的泽连斯基当即取消了原定于2月19日对沙特进行的访问。

  马克龙则仓促召集欧洲各国领导人开了个“巴黎峰会”,装模作样的讨论了一番乌克兰危机。

  总的来说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

  俄美在沙特开席,乌克兰被打包上桌,欧洲坐小孩那桌。

  那么现在的乌克兰是不是死定了呢?

  其实也不一定。

  就算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他们也至少还有三条出路可以选择(在不听美国话的情况下)。

  关于这一点,我会在文章后半段详细解释。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复盘一下此次俄美谈判的意义。

  战争的猫腻

  特朗普的目标一直很明确,他要结束俄乌战争。

  首先,这是一个巨大的政绩。

  “一上任就成功解决困扰世界三年的难题”,说出去哪个红脖子不送出今年的第一个赞?

  你们不要以为这是虚名。

  特朗普现在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又是审计又是裁员的,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大动作。

  大规模的改革需要大力度的支持。

  而特朗普在传统精英圈子里就是个孤家寡人,他的力量来源主要是自己的声望。

  依靠高声望,他可以收获大量来自“圈外”的支持,这就是特朗普的立足之本。

  那声望从哪里来呢?

  当然是政绩。

  你要赢啊!

  能赢,大家才会支持你;赢麻了,大家才会跟你干到底。

  白宫官网文章:

  所以这个KPI是很现实的,特朗普一定会去全力争取。

  当然,除了政绩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确实玩不动了。

  按特朗普的说法,美国已经为援助乌克兰花费了3500亿美元。

  这不是一个小数,要知道美国一年的军费也不过8000多亿美元。

  而且美国政府现在的财务状况严重入不敷出,债务总额马上就要突破37万亿美元,特朗普甚至已经开始准备砍军费。

  裤腰带都勒成这样了,再继续给一个“不熟的人”打钱就不合适了。

  当然了,如果这些钱能换来老对手俄罗斯的崩溃,那么无论哪个美国总统都会乐见其成。

  但现实就是现在根本看不到乌军胜利的希望,而且西方对俄罗斯长达三年的全方位围堵制裁也没有拖垮俄罗斯。

  这就是无底洞了。

  另外美国向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制裁,其实也在损害美国自己的经济利益。

  所有的经济制裁都是双刃剑,一刀砍下去,两边的老板都做不了生意。

  比如说在西方制裁下,俄罗斯被禁止购买西方产品,这就导致很多西方的公司失去了俄罗斯市场,损失大量销售额。

  除此之外,战争本身造成的局势动荡还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加剧通胀发生,而这又是美国难以接受的。

  共和党在竞选期间就已经把遏制通胀的目标写入党纲,并明确指出实现这个目标的措施之一就是终止战争。

  总的来说,这场战争在美国看来已经是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那为什么之前的拜登政府会傻乎乎的一直打钱呢?

  呵呵,人家可不傻。

  刚才说了,美国已经为援助乌克兰花费了3500亿美元。

  但泽连斯基表示他只从美国那里收到了315亿美元的财政支持和价值670亿美元的武器。

  满打满算,也就1000亿美元。

  3500亿-1000亿=2500亿。

  史密斯专员让你们猜猜这些钱都去哪了。

  很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而这个系统是在拜登任上建立的,在它疯狂吸金的时候,特朗普只能在海湖庄园里干着急。

  所以对于俄乌战争这个“鸡肋”,“食之无味”的其实只有特朗普,民主党可是一直觉得“弃之可惜”的。

  现在特朗普硬扛了颗子弹才好不容易王者归来,你说他能让这个系统继续运转下去吗?

  特朗普不仅要停止援助,还要求乌克兰偿还5000亿美元的债务(用矿产开采权偿还)。

  掐指一算,这5000亿填完之前3500亿的窟窿后,还能剩个1500亿(美元)。

  特朗普总统让你们猜猜这个差价又会去哪里。

  那么终止俄乌战争容易吗?

  挺容易的。

  止战之商

  俄乌战争真正困难的地方一直都不是“结束战争”,而是“乌克兰取胜”。

  只要放弃让乌克兰取胜的执念,那实现停战就是洒洒水的事。

  投降就完事了。

  对于捞不到钱的特朗普来说,这似乎不是什么问题。

  虽然美国与乌克兰历史上爆发的一系列颜色革命和动荡都脱不了干系,甚至可以说美国就是俄乌乃至俄欧冲突的幕后黑手。

  但在地理上,美国离俄乌战争很远,而且也没有正式参战。

  所以对于美国来说,乌克兰这个包袱是可以说甩就甩的。

  但如果站在整个西方世界的角度上看,这就比较严重了。

  西方世界现在支持乌克兰,除了想实现“击垮俄罗斯”这个实际的目标外,还有一个务虚的目标:

  巩固“西方正义高尚”的正面形象。

  这个形象虽然虚无缥缈,但却是西方国家这些“旧贵族”地位的支撑。

  它是一个牌坊。

  有这个牌坊在,旧贵族就能方便的对其他国家进行PUA,然后继续高高在上的鱼肉世界人民。

  所以即使在乌克兰已经肉眼可见的打不赢的情况下,西方阵营也依然在继续打钱。

  “正义”的态度不能丢。

  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沉重的偶像包袱。

  而特朗普现在之所以看见乌克兰就烦,主要是因为他和他背后的“美国沉默的大多数”,并不在旧贵族的圈子里。

  不在圈子里就享受不到精英们高举牌坊收割全球的好处,但又要跟着一起承担维护牌坊的高昂成本。

  这个账实在算不过来。

  所以特朗普没什么偶像包袱:哥就是个商人,账算不过来就要止损。

  但话又说回来,美国在国家层面上毕竟是西方世界的领袖。特朗普以前不在圈子里,不代表以后不需要和这个圈子合作。

  更何况美国国内也不全是红脖子,关心西方价值观和美国国际形象的人群也是大量存在的。

  所以特朗普虽然可以不管乌克兰的死活,但也不能毫无底线的对俄方的所有条件都照单全收。

  战争快结束了吗?

  此次谈判的场面虽然很热闹,但如果我们冷静分析的话,会发现谈判的成果还只是停留在“双方都乐意继续谈”的层面上。

  仅仅是个开端而已。

  未来美国可能会开出一系列条件,比如说减轻或取消制裁之类。

  另外双方在“乌克兰不应该加入北约”这个事情上也达成了共识。

  当然,乌克兰加入北约本来就不现实,美国只是把话挑明了而已。

  那么美国开出的这些条件能解决战争各方的分歧吗?

  很难。

  现在最大的分歧,是领土划分。

  俄罗斯的领土要求是完全吞并已经“公投”的乌东四州。

  基本上就是他们已经打下来的和认为自己肯定能打下来的那些地方。

  特朗普则希望俄罗斯多少能吐一点出来,在原价的基础上“打个折”。

  总得让自己在面子上能过得去不是?

  但俄罗斯不要说打折了,他们甚至已经开始考虑要不要把哈尔科夫和敖德萨也一起拿下了。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共识基础基本为零。

  现在特朗普真正需要考虑的是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俄罗斯就是寸土不让,那么他有没有办法让整个西方世界比较丝滑的接受这个结果?

  办法还是有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乌克兰换一个听话的新总统,然后让这个新总统自己投降,背上所有的锅。

  到时候西方社会就算想怪也怪不到特朗普头上。

  所以特朗普现在已经开始到处吹风,说“泽连斯基是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泽连斯基水平不行”、“泽连斯基是独裁者”......

  这种跑到别人家里掀桌换马的操作,美国驾轻就熟得很。

  只是不知道特朗普有没有后悔自己刚刚把专门干这个事的部门给裁了,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美国国际开发署。

  不过一个部门的存亡影响不了大局,有没有这个部门,特朗普都有一百种盘外招让泽连斯基从总统的位置上消失。

  真正关键的问题是:

  想操控一个国家,是需要筹码的。

  即使是再烂的国家,也不会有人无缘无故的对你俯首帖耳。

  万里之外的美国要想操控乌克兰内政,最主要的筹码就是援助,或者说援助的预期。

  只要这个预期还在,美国在乌克兰的狗腿子就有底气争取国内各方的支持,然后美国才能实现对乌克兰的控制。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朗普过早表达对乌克兰断粮的决心,其实是不太聪明的。

  因为如果你横竖都不会打钱,甚至还要收钱,那乌克兰人就没必要再把你的狗腿子当回事了。

  这不是换一个泽连斯基就能解决的问题。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其实真正重要的事件并不是美俄之间谈出了什么共识,而是美国断粮这件事本身。

  美国的这个选择虽然会把乌克兰往投降的方向猛推一把,但同时也会导致乌克兰不用再对美国唯命是从。

  所以乌克兰现在虽然已经被打包上桌,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别的选择。

  如果该国最终拒绝按美国的要求和条件投降(够呛),那么就还有三条路可走。

  三条路

  第一条路是加强军事斗争。

  俄罗斯在谈判桌上可以提前拿到他本来就可以拿下的地盘,但不可能拿到他实际上拿不到的地盘。

  而特朗普对乌克兰“欲卖之而后快”的根本原因,就是乌军的战场表现太差。

  乌克兰如果能把仗打赢,特朗普自然会变脸,俄罗斯自然会退让。

  只是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朋友都知道,这个愿景现在基本是不可能实现了。

  首先,乌军战斗力有限,虽然在欧洲不算弱,但确实打不过俄军。

  而且现在乌军的精锐已经拼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老弱病残很难再掀起什么波澜。

  其次,乌克兰国力已经消耗殆尽,“血量”严重不足,再打下去就真的要“只剩最后一人”了。

  最后,欧洲太怂,虽然伸出了援手,但又不敢拼命。

  这帮人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帮起忙来的节奏却跟挤牙膏差不多。

  隔三差五给点坦克飞机、派点换皮雇佣军...

  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法国十几万陆军不梭哈,打个屁的俄罗斯。

  说到底,对面毕竟是五常,如果你们没有拼命的决心,那么一开始就不应该去拱火。

  现在打了、烂了、爽了,厨房的大门也快向你们打开了。

  战场胜负是一切的基础,但客观的说,现在继续加强军事斗争,对于乌克兰而言已经是个下策了。

  而第二条路线则可以算是个中策:寻求国际公理支持。

  无论美国再怎么豪横,特朗普这种抛开当事国去讨论别人主权的做法都是不合规矩的。

  所以对于乌克兰来说,寻求国际公理的支持非常合理。

  只是国际公理管用吗?

  这个世界的底色是丛林,所谓公理,本质上只是建立在力量平衡上的一种默契。

  所以完全指望国际公理肯定是不行的,但也不能说一点用也没有。

  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大国愿意去维护它。

  而目前在几个独立自主的大国中,还愿意维护公理的也就剩老中了。

  所以不管乌克兰这些年有没有把中国当朋友,中国都是他们求助国际公理的最后希望。

  事实上中国也确实为此努力过。

  2023年2月24日,我国外交部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

  这份立场文件共十二条,内容包括:

  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解决人道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维护核电站安全、减少战略风险、保障粮食外运、停止单边制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推动战后重建。

  这十二条意见看着很多,其实最核心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

  马上停战,所有的分歧都由俄乌双方通过谈判来解决。

  那个时候大家可能觉得这是一句废话。

  但现在看还是废话吗?现在的乌克兰还有谈判的权利吗?

  当时俄罗斯的反应是很积极的,他们表示:

  “俄方与中方看法一致,将致力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对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持开放态度”。

  如果当时的乌克兰也能接受这个建议,让我们按联合国的章程来主持公道,现在就绝对不会这么被动。

  然而泽连斯基当时的回应是“目前不可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直接谈判,除非俄罗斯无条件撤军。”

  说白了,不想谈。

  那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现在好了,特朗普来帮你谈,彻底踏实了。

  所以说有些国家啊,不能总是等到自己快噶了才想起中国的好。

  尽管我们未来肯定还会继续维护国际法治权威。但现实的说,乌克兰寻求国际公理支持的最佳窗口已经过去了。

  所以这条路线放在现在只能算是个中策。

  那么上策是什么呢?

  乌克兰最后的底牌

  2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宫公开宣称:;

  他们(乌克兰)手上没有任何牌,却玩得很强硬,但我们不会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翻译过来就是“你啥都没有还打个毛线,赶紧麻溜的投降割地。”

  这句话侮辱性极强,不过并不全对。

  乌克兰虽然看起来两手空空,但其实还有最后一张底牌,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第三条路了。

  我在这里首先声明一下,我个人是强烈反对这条路线的。

  因为如果乌克兰走这条路线的话,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

  而实际上他们做出这个选择的可能性也确实微乎其微。

  但无论如何,这条路线在理论上是存在的,而且是乌克兰当下的最优解。

  它就是:

  加入俄罗斯成为五常横扫欧洲做回自己。

  没错,乌克兰最后的底牌就是他自己。

  上策就是以身入局,整体加入俄罗斯。

  在江湖上混,对自己对敌人,都要够狠。

  先别着急觉得我在开玩笑。

  其实这条路线远比它表面上看起来的要靠谱得多。

  首先,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本来就十分特殊。

  他们都发源于同一个地方:基辅。

  在18世纪的时候,乌克兰就并入了沙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们曾短暂宣布独立,十月革命后又并入了苏联,直到苏联解体。

  也就是说在近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这哥俩都是一个国家。

  其次,现代乌克兰的很多领土也是从沙俄和苏联那里划拨过来的。

  所以这哥俩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又自愿合并,本身并不是什么“倒反天罡”的事件。

  关键是这样做对乌克兰有什么好处?

  好处很大。

  乌克兰在2013年搞颜色革命,推翻亲俄政府并全面倒向西方,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追寻一个更富裕的未来吗?

  那么现在富了吗?

  土地、国企、能源甚至人口都归西方了。

  还欠了500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

  要知道他们的GDP也就1000多亿美元。

  这已经不是富不富的问题了,而是会不会死无葬身之地的问题。

  但一旦并入俄罗斯,他们就是五常,就有底气推翻之前所有的不平等条约和债务。甚至还能剑指欧洲,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所有危机,迎刃而解。

  别看特朗普现在整天口嗨乌克兰再不停战就要被俄罗斯整个吞掉,但实际上如果乌克兰真的动了这个心思,第一个慌的就是他。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这条路线只在理论上存在。

  因为现在的乌克兰不可能在国内形成这样的共识。

  那么假设乌克兰人可以达成共识并真的走上这条道路,在现实中有可能成功吗?

  不一定,因为国际上的阻力必然会很大。

  但无论最终能否成功,只要乌克兰能拿出这个共识,就足以对现在的局面造成巨大的冲击。

  这个冲击波及的范围不仅包括西方各国,也包括俄罗斯国内。

  对于西方各国来说,这是“远古巨兽”重返欧洲的威胁。他们将回忆起当年被苏联支配的恐惧。

  对于俄罗斯国内来说,这是“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的压力。俄罗斯领导人如果不收,对国内很难交待;如果收了,和西方的矛盾又会进一步加剧。

  这样的结果就是相关各方都会为了让乌克兰打消这个念头而让渡巨大利益。

  于是乌克兰瞬间就可以转被动为主动。

  所以抛开意识形态不谈,这就是该国目前的最优解。

  结 语

  作为中国观众,很多朋友在看到俄美两国握手时并不会真的担心乌克兰的前途。

  人们真正担心的是这个局面会不会影响中俄关系。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过多的考虑这个问题。

  因为国家间的关系从来都是充满起伏的;但在起伏的同时,也有积累。

  什么意思呢?

  就拿俄美关系来说。

  苏联解体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就经历了蜜月、怀疑、紧张、掀桌以及现在的“看上去要触底反弹”的各种阶段。

  这就是起伏。

  但这种起伏又不会是单纯的涨涨落落。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各国会积累对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比如说俄罗斯在苏联刚解体时,对美国几乎是完全不设防的。

  然而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波折后,现在即使触底反弹,也不可能再回到当年那个不设防的状态了。

  甚至都不可能回到十年前的互信水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前)。

  俄罗斯在和美国谈判期间就明确表示,不会再重蹈被《明斯克协议》欺骗的覆辙。

  这就是积累。

  中美、中俄、中欧、俄欧、欧美...这些世界上的重要关系,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些关系肯定都会有起伏,但也肯定不会回到过去。

  我们没有必要纠结其他国家和我们的关系变化,因为在这个波谲云诡的丛林世界里,最关键的问题从来就不是和谁搞好关系,而是壮大自己的实力。

  这很重要。

  因为俄乌战争的开启标志着乱世的到来;但俄乌战争的结束却不会是乱世的终结。

  这场战争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整个西方世界的腐朽和虚弱。

  他们既不尊重国际公理,又没有能力靠实力维持霸权秩序,这必然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家蠢蠢欲动。

  所以俄乌战争只是风暴的前奏,未来所有的国际关系和外交逻辑都需要重新审视。

  不过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可怕,因为这个世界不过是在变回它原本的模样而已。

  合纵连横、远交近攻...这些乱世游戏,都是咱老祖宗玩剩下的。

  当然,和平与发展永远是我们的目标。

  但没有破,又何来立?

Template Settings
Select color sample for all parameters
Red Green Olive Sienna Teal Dark_blue
Background Color
Text Color
Select menu
Google Font
Body Font-size
Body Font-family
Direction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