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
 

  上世纪20年代起,东南亚先后出现八个共产党。它们起源于共产国际输出革命,在二战抗击日军、战后殖民地独立浪潮中作出过贡献。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它们大多都已消亡。东南亚共产党深深打上我党与华人的烙印,许多当地华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也因此改变。

  享誉世界的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经典著作《年代》四部曲中,以“革命的年代”命名1789年法国大革命到1848年欧洲大革命之间的年代。旧经济为工业革命埋葬,旧制度被推上断头台,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与自由主义功利政治携手改造欧洲,开启欧洲主导的现代世界。如此巨大的变革,在西方主导的语境中确实可以称为“革命的年代”。

  不过,对深受西方殖民者奴役、压迫的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而言,他们的“革命年代”始于1917 年。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无休止的残酷战争令双方都流干了血。曾经富裕的欧洲变成了叫花子,债台高筑,食物短缺,经济濒临崩溃。美国的对德宣战也未能终结战争,精疲力竭的欧洲各国人心思变。

  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沉寂,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退出一战。世界开始不一样了,革命风潮席卷欧洲。芬兰内战,保加利亚、德国、匈牙利革命迭次爆发,芬兰共产党、奥地利共产党、荷兰共产党、德国共产党等先后建立,1919年39个共产党、工人党、左翼团体齐聚莫斯科,建立国际共产主义联合组织共产国际。又一次革命高潮来临。

  然而,就在共产国际成立的同一年,德国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保加利亚革命、波兰革命等先后被血腥zhen压。此前一年,芬兰左派也在内战中失败流亡俄国,仅苏维埃俄国存活了下来。列宁改变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同时在几个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革命成功后自动获得”的经典理论,提出“帝国主义论”,创造性地将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世界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目光投向东方。

  此时,曾经长期领先世界的东方,除日本外已经没有个完全独立的国家。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耻辱的名字,法属印度支那、英属马来亚、英属缅甸、荷属东印度,名义上独立的中华民国、泰国也沦为半殖民地,饱受西方殖民者的压榨与欺凌。

  恩格斯曾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东方面积广阔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数亿被压迫人民,正是革命最好的策源地。

  当西方世界深陷第一次世界大战泥澶,自顾不眼时,对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松懈下来。而在西方殖民过程中,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工业的缓慢发展,也刺激了这些国家的民族工业产生,工业革命的东方版本开始缓慢萌芽。西方控制的松懈,使民族工业发展迎来黄金时期,无产阶级规模扩大为我党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不过,在我党之前,亚洲第一个共产党就已经在印度尼西亚成立。

  自1512年印尼人首次与西方正式接触以来,印尼就是荷兰为数不多的殖民地之一,荷兰人在印尼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与资本西方社会主义学者保罗·汉普顿在《共产主义与斯大林主义在印度尼西亚》一书中谈到,20世纪初荷兰将三分之一的资本投入到殖民地,而荷属东印度群岛(印尼)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利可图的殖民地。仅爪哇岛一地就有200家大型制糖厂,100万无产阶级。30%至50%的农民没有土地,95%的农民是文盲。庞大而集中的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在无产阶级组织建立之前的1908年,印尼第一个全国性民族主义政治团体至善社成立,两年后,更具影响力的伊斯兰协会创立。其成员逐渐由城市商业阶层扩散到城镇贫民、乡村,完成了印尼社会民族革命的第一次动员,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了社会基础。

  正如东方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一样,当内部万事俱备时,尚需共产国际这个助产七的东风。然而共产国际要十余年后才会产生,又是谁扮演了印度尼西亚革命的助产士角色呢?他就是荷兰人斯内夫利特,当然他的中文名更为研究那段世界革命史的人所熟知——马林——他也是我党的助产士。

  1913年,厌倦了社会民主党左右之争的荷兰铁路工会负责人马林,前往印尼传播革命思想。1914年,马林联合印尼进步知识分子创立印尼共产党的前身--印尼社会民主联合会。最初仅85人,一年后发展到134人,但其绝大多数成员都是荷兰人。如1915年社会民主联合会成员有100名荷兰人,仅3名印尼人。出版的机关刊物也是荷兰语,面对印尼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现实,实际很不接地气。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印尼社会民主联合会决定将工作转向具有较好群众基础的伊斯兰协会,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马林在联合会机关刊物发表文章称:“荷兰人在荷属东印度的统治将步沙皇的后尘,只要印尼人下定决心去抗争的话。”这篇文章不但使联合会保守派分裂出去,也引起印尼伊斯兰协会上层的警觉。

  在同年举行的伊斯兰代表大会上,协会领导阶层要求断绝与社会民主联合会的一切联系,但事与愿违,伊斯兰代表大会不但未能将社会民主联合会除名,反而通过了具有无产阶级革命色彩的宣言。宣言声称,如果议会斗争被证明无效,伊斯兰协会将毫不犹豫起来造反。这次会议标志着,印尼伊斯兰协会已经由民族主义政治团体蜕变为群众性的革命组织。

  1919年,社会民主联合会和伊斯兰协会整合劳工组织,建立印尼第一个劳工联盟--劳工运动中心。下辖22个劳工组织,拥有7万工人会员,次年发展到15万人。印尼社会民主联合会从与印尼人毫无关系的荷兰侨民的团体,进化为引领印尼革命潮流、印尼人占压倒性多数的革命组织。

  1920年5月23日,印尼社会民主联合会在清除改良主义影响后,改组为东印度共产主义联盟,成为亚洲第一个共产党,同年12月25日加入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尽管此时印尼共产党党员仍然不多,但其民众支持率超过印尼其他任何政党。

  因向印尼输出革命的出色工作,在1920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作为印尼共产党代表的荷兰共产党员马林获得列宁赏识,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和民族与殖民地问题委员会书记,会后被派往中国协助建立我党。1921年,我党召开一大。

  可以说东方各国共产党的创建与早期活动,几乎都与马林不无关系。

Template Settings
Select color sample for all parameters
Red Green Olive Sienna Teal Dark_blue
Background Color
Text Color
Select menu
Google Font
Body Font-size
Body Font-family
Direction
Scroll to top